国学要义

国学要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这是引导一般读者学习国学的入门读物。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国学义理聚集于儒道两家的学说之中,学习国学的好办法是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学好五本经典(《老子》《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读懂十个词(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国学要义》通过解读、品评这五《国学要义》和这十个词,带领读者达到善修身、明义理、懂国学的目的。

作者简介

作者夏海,浙江孝丰人,法学博士。1978年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82年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中国政府架构》《政府的自我革命》《论语与人生》《品读国学经典》。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导言 国学刍议

一、什么是国学

二、学习国学的意义

三、国学学什么

四、学习国学的重点

五、怎样学国学

上篇 经典

第一章 学好五本书

一、神龙见首不见尾

二、温良恭俭让

三、大丈夫孟子

四、初学入德之门

五、孔门传授心法

第二章 读《老子》,思哲学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的历史地位

三、老子之思想

第三章 读《论语》,思人生

一、孔子其人

二、孔子形象

三、孔子的历史地位

四、孔子思想的内容

第四章 读《孟子》,思政治

一、孟子其人

二、孟子的历史地位

三、孟子思想的内容

第五章 读《大学》,思修身

一、《大学》其书

二、修身的价值取向

三、修身的方法途径

四、修身的重点对象

第六章 读《中庸》,思心法

一、《中庸》其书

二、中庸的概念解读

三、《中庸》的哲学意蕴

四、《中庸》的齐家治国

五、《中庸》的君子之道

第七章 老子与孔子,日月同辉

一、恢复本来面目

二、差异方面

三、同一方面

下篇 概念

第八章 读懂十个词

一、道可道,非常道

二、仁者爱人

三、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

四、礼之用,和为贵

五、敬鬼神而远之

六、言而有信

七、人之行莫大于孝

八、内尽其心而不欺

九、出淤泥而不染

十、人不可以无耻

第九章 道:玄妙幽深

一、天道自然

二、治道无为

三、人道柔弱

第十章 仁:亲亲为大

一、仁的内容

二、以仁论人

三、践仁方法

第十一章 义:循理而行

一、先秦之义

二、义的内容

三、义与利的关系

第十二章 礼:天地之序

一、周公与三礼

二、礼的内容

三、礼的关系

第十三章 智:知者不惑

一、智的比较

二、智的内容

三、智的作用

第十四章 信:诚实不欺

一、信的概念

二、信的内容

三、儒家之信的局限

第十五章 孝:事亲以敬

一、孝的沿革

二、孝的内容

三、孝的关系

第十六章 忠:尽心竭力

一、先秦之忠

二、儒家之忠

三、忠的内容

四、忠的现代化

第十七章 廉:人之高行

一、廉的沿革

二、儒家之廉

三、廉的内容

第十八章 耻:羞恶之心

一、耻与罪

二、耻在先秦社会

三、儒家之耻

四、耻的内容

结语 国学展望

一、历史应对

二、现实困境

三、比较优势

四、希望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国学要义是201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夏海。

得书感谢您对《国学要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民族意识与自由主义的双重变奏:留美中国学生联合会之历史考察 电子书
本书力图在近代学人社团的视域之下聚焦于民族意识与自由主义相互关系的研究。
办公室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 格式、技巧与范例大全 电子书
教育管理学(第三版) 电子书
  学校建筑不仅是物质的建设,更是文化的建设,没有教育界人们对现代教育建筑的理解和参与,学校建筑的实践就可能缺少现代教育的内涵,也缺少个性。通过《教育管理学》(第3版)解决种种难题!
怎样读书好 电子书
胡适、林语堂、朱光潜等众多民国大师著作,教你如何读书,如何写作。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