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五言诗的演变:四种诗歌模式与自我呈现

汉魏晋五言诗的演变:四种诗歌模式与自我呈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研究方法和理念上可为国内古典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从作品细读中归纳出中国早期五言诗的四种模式,即戏剧、叙述、抒情、象征模式,阐述它们的主题、形式和文类特征及内在联系,勾勒它们的演变进程,认为诗人自我呈现的推力与现存诗歌模式局限之间的张力之间的持续互动,是早期五言诗及至以后所有抒情诗歌演变的内在机制。全书纲目张举,在不同层次上展现了五言诗诗体历史演变的动态。

作者简介

作者蔡宗齐,美国伊利诺伊大东亚语言文化学系教授。著有《比较诗学结构:三种审视中西文学批评的视角》《德里达和僧肇:语言学和哲学的解构主义》《华兹华斯和刘勰的文学创造诗学》《中国文学批评体系的建立:<文心雕龙>与早期文献中的文学观》。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汉魏晋五言诗概述

一、韵律规则

二、主要发展阶段

三、主题、形式、文类转变

四、诗歌的表现模式

第二章 汉乐府:戏剧模式和叙述模式

一、文类的区别:乐府与古诗

二、次文类的区别:民间乐府和文人乐府

三、民间乐府:集体创作和表演

四、文人乐府:缺少互动的叙事

第三章 汉古诗:抒情模式的兴起

一、主题重点:哀叹人世短暂

二、抒情过程:自我反思

三、诗歌结构:从线性结构到二元结构

四、诗歌纹理:静默写作和阅读之轨迹

五、美感活动:时间和空间想象

第四章 曹植诗:抒情模式的发展

一、诗人生平:经验自我和诗性自我

二、早期古诗:对友人的道德勉励

三、早期乐府:理想的自我形象

四、后期古诗:流放者的哀叹

五、后期乐府:流放者的自我投影

第五章 阮籍诗:象征模式的形成

一、诗人人生:矛盾行为和折中思想

二、诗歌意象:人生无常的四种象征体

三、诗歌结构:两种主要创新

四、互文关系:四种出典

五、三种人生哲学:恒常与无常

第六章 总结:四种诗歌模式和自我表现样式的转变

参考书目

译后记

汉魏晋五言诗的演变:四种诗歌模式与自我呈现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蔡宗齐。

得书感谢您对《汉魏晋五言诗的演变:四种诗歌模式与自我呈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郭祥正诗歌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北宋诗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隐”两端的行藏轨迹,以期在有宋一代士风演进嬗变的大背景下解读郭祥正独特个性及其放旷诗风的形成原因。而后,本书从内容、体裁、意象、章法、风格等多个方面描摹郭祥正诗的本来风貌,在解读其诗歌艺术性的同时,也将这些诗歌用作对郭祥正心路历程的注解,以此来展现诗人以诗传心曲、爱诗如生命的美好情怀。
中国诗歌研究(第14辑) 电子书
《中国诗歌研究》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栏目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在海内外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和广大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蒲宁文集 诗歌 散文 游记卷 电子书
本书共收录诗歌一百四十首,散文十八篇,游记六篇。蒲宁的诗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咏景诗,吟咏俄罗斯四季的美景;一类是感怀诗,抒发哲理感慨,意象悠远,深婉含蓄,发人遐思。一类是爱情诗,此类诗在其诗歌创作中所占比例微小,仅数十首。这些诗歌是蒲宁创作中当之无愧的璀璨明珠。蒲宁的散文在他同时代人中一直被视为楷模,他的散文细节真实,富有韵律感与节奏感,即便描写自然也绝不脱离人的生活流程。他能将诗、画与散文熔为一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三辑:第一辐为“清涟席”,从时代正气中开掘诗意,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杨善洲、任长霞、沈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的形象得到了艺术的展现。第二辑为“清音阁”,在警醒和鞭挞里提供醒悟。第三辑为“清风苑”,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笞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