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大量关于创伤的法医诊断、鉴定的案例,就如何依据影像学征象、诊断要点,发挥其在法医鉴定中的证据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内容简介
法医临床鉴定是通过各种医学手段对伤/病情进行诊断,但诊断的目的不是治疗,而是判断伤/病情是否符合有关法医临床鉴定标准之规定。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在法医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一直尚未有这方面的影像学参考书面世,广大基层法医工作者在审阅影像学片时尚存在过分依赖医院诊断的现象,而临床放射医师在诊断时又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有鉴于此,本书参照法医临床鉴定标准(主要是损伤程度鉴定和伤残等级评定),系统地介绍影像学检查在其中的具体应用。
本书按损伤部位分章节,每章节的基本内容包括:各部位的正常解剖结构;每一部位的常见致伤方式、损伤类型,各类损伤的影像学征象、检查方法及其优缺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影像图片进行解析,注重阅片经验的交流,并介绍与之有关的法医临床鉴定标准。
作者简介
作者王云钊,教授,河北省定兴县人,著名医学影像学家。他毕生致力于骨关节影像学的发展和创新,在其研究早期就发明了用墨汁进行骨微血管造影及病理大切片技术,开创了中国的医学影像与病理切片对照的研究方法,并成为他毕生所取得一系列成果的主要研究手段,他是我国现代肌骨影像学的奠基人。
在王云钊教授丰富的临床实践活动中,他和他的团队结合临床工作需要,对软骨生长发育和损伤、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后问题、维生素D过量对骨生长发育的影响、电离辐射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骨生长发育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王云钊教授还应国家的需要,参加了大骨节病的研究及诊断标准的制定、氟骨症的影像病理研究和氟骨症诊断国家标准的制定等研究课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章 颅面部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头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
二、颅面部骨折
三、颅内损伤
第四节 法医临床鉴定的特点及影像学的应用
第二章 脊柱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寰枢椎骨折或脱位
二、椎体压缩骨折
三、椎体爆裂骨折
四、横突、棘突及上下关节突骨折
第四节 法医临床鉴定的特点及影像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胸部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肋骨骨折
二、胸骨骨折
三、血/气胸、皮下/纵隔气肿
四、肺损伤
五、创伤性膈疝
第四节 法医临床鉴定的特点及影像学的应用
第四章 骨盆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髂骨骨折
二、耻坐骨骨折
三、骶尾骨骨折或脱位
四、骨盆环破坏
第四节 法医临床鉴定的特点及影像学的应用
第五章 肩关节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锁骨骨折
二、肩锁/胸锁关节脱位
三、肩胛骨骨折
四、盂肱关节脱位
五、肱骨近端骨折
六、肩袖损伤
第六章 肘关节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肱骨远端骨折
二、尺桡骨近端骨折
三、肘关节脱位
第七章 腕关节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尺桡骨远端骨折
二、腕骨骨折或脱位
第八章 髋关节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
二、股骨头骨折
三、股骨颈骨折
四、股骨转子间骨折
五、股骨头缺血坏死
第九章 膝关节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髌骨骨折
二、股骨远端骨折
三、胫骨髁骨折
四、膝关节韧带损伤
第十章 踝关节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单踝骨折
二、双踝骨折
三、三踝骨折
第十一章 四肢长骨干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肱骨干骨折
二、尺桡骨干骨折
三、股骨干骨折
四、胫腓骨干骨折
第十二章 四肢各大关节及长骨干损伤的法医临床鉴定特点及影像学应用
第十三章 手、足损伤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损伤类型及影像诊断
一、手损伤
二、足损伤
第四节 法医临床鉴定的特点及影像学的应用
法医影像诊断与鉴定是201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云钊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法医影像诊断与鉴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