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时常听家长说起孩子不愿意读名著。想过为什么吗?编者认为一是没有选到好书,翻译、编译差,字体小,错字多,无插图、枯燥乏味......二是孩子读不懂,没有人帮他们扫除阅读上的字词障碍、理解障碍,并和孩子互动讨论,帮孩子解答疑难。
本套丛书是专为中小学生编著,由23位知名语文教研员审定并推荐,着重关注“素质成长”的励志版名著,是智慧熊联合童趣出版公司倾力打造。所有的编排都是丛阅读兴趣入手,就是为了让孩子愿意看,并能够很快地读进去。
【无障碍阅读】
让孩子们有兴趣读和读上去不难。丛书将生僻词、重要人物、重点语句、引用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精评,促使孩子们更多、更好、更快地阅读;
【精美彩色插图】
图文并茂的编排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增加了主人公的立体形象,让阅读更加生动有趣;
【名师导学3-2-1】
全书导读使孩子知道所阅读图书的整个故事情节,做到了然于心。独特的导学提示让孩子们知晓名著应该读什么,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学习文学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做到读有所得。
【励志版名著】
本书有名言记忆版块,一句名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特别关注每一本名著中所传递的宝贵人生经验和成长智慧。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过一切,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因此编者也希望家长多买书,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把你的感受分享给你的孩子,也鼓励孩子讲出他对名著的看法,只要我们有心,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内容简介
老渔夫桑提亚哥驾船在海上持续行驶了84天,但是却连一条鱼也没捕到,在其他渔民的奚落中,老人决定第85次出海,去寻找他自己的幸运之神。他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了。
这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给我们讲述的故事。
《老人与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只身与大鱼周旋、与鲨鱼血战的英雄形象。书中的主人公——老渔夫桑提亚哥,是海明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塑造的一系列斗牛士、拳击师、战士、猎人等“硬汉”形象的凝结与升华。这部小说取材于一个古巴渔民的真实经历,完成于1952年,是海明威晚年的力作。小说最初在《生活》杂志匿名刊出,就以简洁有力的风格深深打动了读者。当怀着好奇心的人们最终知道它的作者是海明威时,马上向他致以真诚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该书仅48小时就售出530万册。1952年,海明威凭此书获普利策奖,1954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垮他”,小说中老人的这句话道出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可以达到的程度,以及人的灵魂的尊严。”
《老人与海》这本书,不仅可以让你认识到一位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保持优雅风度的老人,一个在精神上不可战胜的硬汉子,更能让你感受到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庄严的生命经历,以及一个人完美而崇高的人格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作者简介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年—1961年),美国著名作家,20世纪20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中重要的代表作家。他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位医生,家境还算可以。他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从小对打猎、捕鱼、绘画和音乐等都有了解,尤其是渔猎,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类似的经历对他的创作及特殊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在意大利战场上参战,身上多处负伤。战争结束后,他作为美国驻欧洲记者长期居住巴黎,这段时期是他大量出产文学作品的时段,其杰出的才华才开始显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曾赴西班牙、中国等地报道战事,对一切反法西斯的军事行动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二战”结束后,他定居古巴。1954年,因《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的作品以自然、清新、精练著称,尤其出名的是其中的对话极为简洁,乃至有“电报式”之称。相传有一次,记者问他:“你那简洁风格的秘诀在哪里?”海明威这么回答:“站着写。”
章节目录
第一章 老人和孩子
第二章 再次出海
第三章 大海里的生灵
第四章 大鱼上钩了
第五章 不分上下的僵持
第六章 最后的决斗
第七章 四条大鲨
第八章 连续不断的搏斗
第九章 不能被打败的人
延伸阅读
本书名言记忆
相关名言链接
作者名片
写作背景
艺术特色
相关评价
读后感例文
知识考点
附参考答案
老人与海(中小学课外阅读 无障碍阅读)智慧熊图书是2013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美]海明威。
得书感谢您对《老人与海(中小学课外阅读 无障碍阅读)智慧熊图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