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拜占庭(中文版)

牛津通识读本:拜占庭(中文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启蒙运动思想家眼中的人类思想之耻,浪漫主义文学家眼中的文化魅力之都。拜占庭帝国如何成就“中世纪之美”?

内容简介

在西罗马帝国于5世纪灭亡之后,作为欧洲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强国之一的拜占庭帝国绵延繁荣了一千年,并在城市、建筑、文学、艺术和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文明,从而在现代意象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

在君士坦丁皇帝及其继任者长达数世纪的统治之下,作为帝国首都的君士坦丁堡逐步发展成为罗马政治文化、希腊智识传统和基督教信仰的独特融合体。

彼得·萨里斯重点关注了帝国之间的战争及其对拜占庭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面对持续的外部挑战和威胁当中,拜占庭帝国虽然运用其治国之道和政治策略在一定时期确保了帝国的延续,但最终还是被西欧基督教势力所抛弃而走向了终结。

作者简介

作者彼得·萨里斯,早年在牛津大学圣奥尔本斯学校和贝利奥尔学院接受教育,主攻拜占庭和中世纪史,于1993年获牛津大学全灵学院奖学金,2000年起任教于剑桥大学,现为罗马晚期、中世纪和拜占庭史教授,兼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何为拜占庭?

信仰、理性与帝国

为什么称“拜占庭”?

从戴克里先到君士坦丁

新的宗教

新的政治

第二章 “统治之城”君士坦丁堡

展现实力

中世纪城市

秩序与混乱

第三章 从古代到中世纪

控制危机

希拉克略与神圣战争

重建与崩溃

古代世界的终结

第四章 拜占庭与伊斯兰

认识敌人

竞争与模仿

边境社会

战争的变化

第五章 生存策略

历史与外交

古代的遗产

新的危机和新的解决方案

第六章 文本、形象、空间与精神

文化与保守主义

“从娼妓嘴里流出的蜂蜜”

形象与想象

必要性和创新性

自由思想家

第七章 帝国的终结

罗马人、法兰克人、希腊人和突厥人

“罗马的古老荣耀究竟怎么了?”

在恺撒的宫殿中

帝国景象

索引

牛津通识读本:拜占庭(中文版)是2022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作者[英] 彼得·萨里斯。

得书感谢您对《牛津通识读本:拜占庭(中文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 电子书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最好就是去阅读他的传记,如果想要了解溥仪,那么此书是最好不过的版本。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电子书
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回顾四十年改革得失利弊,可以清楚地看到,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保持强劲发展的关键。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电子书
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最前端”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