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可以作为法律工作者、职业卫生工作者等的参考工具书和学习用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医学专业、和社会保障专业等师生教学辅助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全书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二是一些国外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及特点,其中既有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发达国家的代表,也有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代表,还列出了十三个国家或地区的职业病名单,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学习价值;三是利用大量一手资料对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存在问题进行了挖掘分析,提出针对性措施。本书既有多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的介绍和提炼分析,也有中国实际问题的调查和剖析,通过中外对比分析,为我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的修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简介
编者李涛,笔名荔叨,男,1985年11月出生,四川绵阳安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国家资助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钦州学院兼职教授,国际学术辑刊《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执行主编,《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编委。主要从事城乡社会学、教育政治学与农村教育、公共政策、社会分层与流动、青年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等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我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
第一节 我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形成
二、职业卫生监管体系与技术机构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一、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概念
二、职业健康检查的种类
三、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责任
四、劳动者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权利和义务
五、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责任
六、职业健康检查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
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管理
八、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九、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十、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
第三节 我国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
一、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基本概念
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的基本特点
三、我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美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
第一节 概况
一、历史、文化、经济结构和发展
二、卫生发展状况
三、职业安全卫生和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执行机构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相关法律
三、职业健康监护运行机制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体系
一、职业病诊断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职业病诊断制度及诊断标准
三、职业病病人保障
四、主要职业病发病情况
第四节 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案例分析
第五节 对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启示
一、中美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的差异
二、对完善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澳大利亚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
第一节 概况
一、历史、文化、经济结构与发展
二、卫生发展状况
三、职业安全卫生和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执行机构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相关法律
三、职业健康监护运行机制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体系
第四节 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案例分析
第五节 对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启示
一、中澳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的差异
二、对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修订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英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
第一节 概况
一、历史、文化、经济结构和发展
二、卫生发展状况
三、职业安全卫生和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执行机构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相关法律
三、职业健康监护运行体制
四、中小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状况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体系
一、职业病诊断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职业病诊断制度及诊断标准
三、职业病人保障
四、主要职业病发病情况
第四节 英国职业危害重大事件案例分析
第五节 对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启示
一、中英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的差异
二、对完善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日本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制度
第一节 概况
一、历史、文化、经济结构和发展
二、卫生发展状况
三、职业安全卫生和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执行机构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相关法律
三、职业健康监护运行机制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体系
一、职业病诊断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职业病诊断制度及诊断标准
三、职业病人保障
四、主要职业病发病情况
第四节 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案例分析
第五节 对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启示
一、中日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差异
二、对完善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德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
第一节 概况
一、历史、文化、经济结构
二、卫生发展状况
三、职业安全卫生和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执行机构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相关法律
三、职业健康监护运行机制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体系
一、职业病诊断制度及诊断标准
二、职业病人保障
三、主要职业病发病情况
第四节 对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启示
一、中德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差异对比
二、对完善中国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制度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印度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
第一节 概况
一、历史、文化、经济结构和发展
二、卫生发展状况
三、职业安全卫生和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体制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相关法律
三、职业健康监护运行机制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体系
一、职业病诊断程序
二、主要职业病发病情况
第四节 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案例分析
第五节 对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巴西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
第一节 概况
一、历史、文化、经济结构和发展
二、医疗卫生发展状况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执行机构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相关法律
三、职业健康监护运行机制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体系
一、职业病诊断人员条件要求
二、职业病诊断原则和程序
三、职业病人保障
四、主要职业病发病情况
第四节 对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启示
一、差异比较
二、启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新加坡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制度
第一节 概况
一、历史、文化、经济结构和发展
二、卫生发展状况(人群结构、寿命、主要疾病)
三、职业安全卫生和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体系
一、新加坡法定职业病名单
二、职业病认定
第四节 对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启示
一、与中国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的比较分析
二、与中国职业病诊断制度的比较
三、对中国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香港特别行政区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度
第一节 概况
一、历史、文化、经济结构和发展
二、卫生发展状况(人群结构、寿命、主要疾病)
三、职业安全卫生和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体系
一、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
二、职业病名单
三、职业病诊断管理
四、香港职业病诊断运作模式
第四节 内地与香港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比较
一、与内地职业健康监护的比较
二、与内地职业病诊断制度比较
第五节 对内地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的启示
一、基线调查资料不足
二、职业病防治分离
三、政府和各机构责权不分
四、专业培训不足
五、欠缺明确使命及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我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现状调查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
一、职业病诊断机构基本情况
二、职业病诊断申请和申请受理及诊断情况
第二节 访谈结果
一、职业病诊断机构管理者和诊断医师访谈
二、职业病患者访谈结果
第三节 受访者的主要建议
第十二章 我国职业病诊断和鉴定难的关键症结
第十三章 部分国家的职业病名单
第一节 ILO-职业病名单(2010年修订)
第二节 美国职业病名单
一、国家卫生院工作场所化学和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2],见表13-2。
二、美国NIOSH职业病名单[3]
第三节 英国法定职业病目录
第四节 日本职业病名单
第五节 德国职业病名单
第六节 印度法定职业病名单
第七节 新加坡需要报告的职业病名单
第八节 香港需要报告的职业病
第九节 中国职业病名单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附录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摘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附录2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附录3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诊断机构
第三章 诊断
第四章 鉴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附录4 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
中外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研究是201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涛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中外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