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第5辑)

中国美学(第5辑)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五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

本书为第五辑,设有“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中日韩美学交流”“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家研究”“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北京审美文化研究”六个栏目。

作者简介

编者邹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主任兼任政法学院哲学美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美学理论和中国美学研究,著有《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重版)、《流变之美:美学理论的探索与重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重版)、《中国美学原点解析》(中华书局2004年重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文前辅文

编委会

主编的话

老子的环境美学思想

阴阳和合审美思想与宋代建筑

宋代植物谱录中的自然审美观

富城·闲趣·雅居·游憩

《闲情偶寄》中的园林美学思想

中国建筑的中国标志

孙过庭《书谱》的艺术创造论

花与状况的美学

论晚唐五代对悲凉哀艳之美的追求

明代诗学“诗无达诂”多元解释思想和话语研究

晚明说唱批评的新格局

郑板桥与清代诗学

佛影观想与境界澄明:慧远美学对于传统中国视觉美学的新探索

精神自由与安身立命的统合

生态中和的形成与发展

辩证思维与美学新境

论燕赵文化的美学精神

论西方消费文化对现当代北京审美文化的影响

《中国美学》稿约

中国美学(第5辑)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邹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美学(第5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伦理与文明(第4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伦理学研究在各个领域的最新的学术成果。
曾子学刊(第1辑) 电子书
《曾子学刊》由山东大学曾子研究院/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主办,为的是加强学术界对曾子思想的关注,培育曾子研究的后继人才,增进学界对海内外儒学发展现状的了解,为曾子思想与儒学思想的海内外交流提供平台。本书是第一辑,主要包括“学者访谈”“孝道思想及其历史发展”“儒家孝道与当代社会”“曾子孝道专题”“《孝经》研究专题”几个专栏,各位专家学者从经典、学理、实践等方面对儒家特别是曾子孝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丰富
荀子研究(第1辑) 电子书
《荀子研究》是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本着荀子“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的精神,以严肃、严谨的学术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为荀子思想与儒家思想的海内外交流提供学术平台。本书是第一辑,包括“文本考证与释读”“荀子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意义”“荀子思想比较研究”“荀子的历史地位与荀学研究”“荀子与兰陵文化专题”“海外荀子研究”几个专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9辑) 电子书
本刊原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2019年《论丛》改版为集刊,每年出版发行两辑,栏目重新进行精心设计,本辑为第9辑,主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美学基本 电子书
本书从美的事实即美的现象出发,以美学基本问题即美的本质的探讨为支点,结合对美的现象及其实现、欣赏过程的分析,明确了美的本质的客观表述,并以此推导出相应的美的主要规则,其中包括美的泛美事实、(多维动态)镜像结构、谨慎执中、流动实现、梯级特征、异类可比、目标导引、区分呈现、严格边界等规则;通过对美及其形式来源、演化过程分析,明确了适度效用、限度模仿、符号演化等规则。在此基础上演绎出美的数学表达形式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