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内容跨国籍和语言,视点新颖,手法独特,是了解上海近现代艺术文化史的必读书目。
内容简介
位于旧法租界的兰心大戏院,因其在交响乐、芭蕾、歌剧、话剧、舞蹈、民族音乐等诸多艺术领域所拥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上海租界的艺术文化殿堂。这座原由西方人所建、为西方人所拥有并为西方人服务的剧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不仅为英法以外的各国侨民团体增加了出演机会,更为中国的演出团体大开方便之门,呈现出东西戏剧音乐文化奇葩并放的景象。
《上海租界与兰心大戏院》一书由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文学系教授大桥毅彦等文学、音乐、历史领域的中日学者组成的兰心大戏院研究会撰稿,本书是兰心大戏院研究会的论文集,通过对中、日、英、法、俄、德等多国语言的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从历史、文学、音乐、话剧、舞剧等各个艺术领域全方位、多视角地分析再现兰心大戏院的历史面貌。
作者简介
作者榎本泰子,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业博士课程毕业,学术博士。现任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著有《乐人之都一上海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上海——多国籍都市之百年》,译作有《倾听弦外之音——个父亲写给钢琴家儿子的家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前言
一、兰心大戏院概貌
兰心大剧院研究的可行性
20世纪40年代兰心大剧院的前卫性——20世纪音乐与近代芭蕾的上演
从“LYCEUM”到“兰心”——抗日战争时期的兰心大戏院
二、外国侨民与兰心大戏院
上海的外国人社会与兰心大剧院——从业余剧团的舞台转变为西洋文化的象征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人与兰心大剧院——以上海音乐协会为中心
上海犹太难民的文化活动与兰心大剧院
三、中国艺术与兰心大戏院
兰心大剧院与中国音乐——通过中外报刊检视中西音乐交融的舞台形象
兰心大剧院——中国本土音乐家成长的摇篮
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上海的舞蹈家——以兰心大戏院为主要舞台
兰心大剧院与中国话剧——以上海联艺剧社《文天祥》为中心
附录
兰心大戏院上演剧目一览表(1941—1945)
东西艺术融合交汇的文化大舞台——解析《兰心大戏院上演剧目一览表(1941—1945)》
兰心大戏院大事记
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不容忽视的舞台:兰心大剧院——记在大阪音乐大学举办的“兰心”学术研讨会
作者简介
上海租界与兰心大戏院:东西艺术融合交汇的剧场空间是201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榎本泰子。
得书感谢您对《上海租界与兰心大戏院:东西艺术融合交汇的剧场空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