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界与兰心大戏院:东西艺术融合交汇的剧场空间

上海租界与兰心大戏院:东西艺术融合交汇的剧场空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内容跨国籍和语言,视点新颖,手法独特,是了解上海近现代艺术文化史的必读书目。

内容简介

位于旧法租界的兰心大戏院,因其在交响乐、芭蕾、歌剧、话剧、舞蹈、民族音乐等诸多艺术领域所拥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上海租界的艺术文化殿堂。这座原由西方人所建、为西方人所拥有并为西方人服务的剧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不仅为英法以外的各国侨民团体增加了出演机会,更为中国的演出团体大开方便之门,呈现出东西戏剧音乐文化奇葩并放的景象。

《上海租界与兰心大戏院》一书由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文学系教授大桥毅彦等文学、音乐、历史领域的中日学者组成的兰心大戏院研究会撰稿,本书是兰心大戏院研究会的论文集,通过对中、日、英、法、俄、德等多国语言的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从历史、文学、音乐、话剧、舞剧等各个艺术领域全方位、多视角地分析再现兰心大戏院的历史面貌。

作者简介

作者榎本泰子,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业博士课程毕业,学术博士。现任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著有《乐人之都一上海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上海——多国籍都市之百年》,译作有《倾听弦外之音——个父亲写给钢琴家儿子的家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前言

一、兰心大戏院概貌

兰心大剧院研究的可行性

20世纪40年代兰心大剧院的前卫性——20世纪音乐与近代芭蕾的上演

从“LYCEUM”到“兰心”——抗日战争时期的兰心大戏院

二、外国侨民与兰心大戏院

上海的外国人社会与兰心大剧院——从业余剧团的舞台转变为西洋文化的象征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人与兰心大剧院——以上海音乐协会为中心

上海犹太难民的文化活动与兰心大剧院

三、中国艺术与兰心大戏院

兰心大剧院与中国音乐——通过中外报刊检视中西音乐交融的舞台形象

兰心大剧院——中国本土音乐家成长的摇篮

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上海的舞蹈家——以兰心大戏院为主要舞台

兰心大剧院与中国话剧——以上海联艺剧社《文天祥》为中心

附录

兰心大戏院上演剧目一览表(1941—1945)

东西艺术融合交汇的文化大舞台——解析《兰心大戏院上演剧目一览表(1941—1945)》

兰心大戏院大事记

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不容忽视的舞台:兰心大剧院——记在大阪音乐大学举办的“兰心”学术研讨会

作者简介

上海租界与兰心大戏院:东西艺术融合交汇的剧场空间是201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榎本泰子。

得书感谢您对《上海租界与兰心大戏院:东西艺术融合交汇的剧场空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长安城与罗马城:东西方两大文明都城模式的比较研究(全2册) 电子书
本书以汉长安城和罗马城的比较研究为切入点,进而管窥秦汉文明和罗马文明的特质与异同。作者从政治军事空间、生活空间、经济空间、神圣空间和陵墓空间五个基本功能入手,通过提炼和把握相关考古遗存之精华,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比较了两座都城在建城理念、建城过程、城市布局、宫殿建筑、公共空间、城市经济、居民住地、帝王陵墓、宗教场所等方面的异同。
培根·聚心·铸魂 电子书
北师大附中致力于使学生认识、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德,培养具有为国家为民族服务的责任感的中国公民,多年来一直在师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讲演。讲演者用生动的历史故事与贴近青少年学生生活得实际事例,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修身、爱国、传承文明与时代担当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实效。本书即汇集了北师大附中师生中国传统文化讲演的约50篇稿件,按相应的主题进行整理编排,全
阿兰·邓迪斯民俗学研究 电子书
阿兰·邓迪斯是20世纪后半期美国民俗学界的代表人物。他在民俗学基本理论方面确立民俗阐释为民俗研究的最终目标,积极推动民俗的语境研究,扩大了民俗的范围;他在民俗学研究方法上融汇历史-地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研究方法;他在民俗学研究实践上对具体民俗事象往往做出异于前人的独到阐释。他的民俗学研究对中国的民俗学发展有启迪意义。本书即是对阿兰·邓迪斯民俗学研究的论述。
从省城到城市:近代广州土地产权与城市空间变迁 电子书
展示广州从清末到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下从“省城”到“城市”的景观变迁和建构过程。
诗情与优雅:宋代园林艺术与生活风尚 电子书
园林、历史、建筑、艺术等多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成果。与古典诗文相映照,品味古人的心灵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