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诗类文献与诗经学要论丛考

楚简诗类文献与诗经学要论丛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辨析十余年来已经公布的五篇楚简诗类文献,并多层面多角度地运用这些文献材料,探讨诗经学重要理论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由叙论、上编、下编、结语四个部分组成,上编和下编是书的主体部分,分别以“诗为乐章”和“诗为史体”为名。

前者分四章,分别探讨“诗三百入乐”“采诗观风制度”“宴飨赋诗”以及诗三百文本形式与礼乐的关系;后者分三章,分别探讨“诗言志”之“志”的史志内涵、仪式乐舞的史志性质、诗之“美刺”的政治功能。

全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并作了论证。

作者简介

作者胡宁,1978年生人,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区域文化研究》编辑,中国诗经学会会员。出版专著1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叙论

上编 诗为乐章

第一章 诗三百入乐新证

第一节 诗乐关系问题的历史争论

第二节 从楚简诗类文献看风诗入乐

第三节 从《孔子诗论》“诗亡隐志”章看诗乐一体

本章附录 上海博物馆藏《孔子诗论》简的编联与分章

第二章 从楚简诗类文献看“采诗观风”

第一节 关于“采诗观风”制度的历史争论

第二节 《孔子诗论》言《邦风》特点和功用

第三节 “采诗观风”的直接证据:上博简《采风曲目》

第三章 宴飨赋诗及其历史渊源

第一节 宴飨赋诗的礼仪背景

第二节 宴飨赋诗的形式特点

第三节 宴飨赋诗的历史渊源

本章附录 清华简《耆夜》与先秦致师礼

第四章 《诗》文本与礼乐的关系

第一节 “孔子删诗正乐”新证

第二节 《诗》类名的礼乐内涵

第三节 “诗四始”溯源

本章附录 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拾诗

下编 诗为史体

第五章 诗言志:诗三百的史志性质

第一节 先秦引诗、论诗的史证性质

第二节 从秦“焚书”看“诗三百”的史志性质

第三节 “诗三百”史志性质的观念背景和文本形式

第六章 仪式乐舞的史志性质

第一节 《大武》的史志性质

第二节 《大夏》的史志性质

第三节 《周公之琴舞》的戏剧结构与史志性质

第四节 其他剧诗的戏剧结构与史志性质

第七章 “美刺”论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美刺”论的内涵

第二节 孔子论诗的“美”“刺”视角

第三节 先秦政治讽刺诗的时代特点

第四节 从《小毖》《芮良夫毖》看诗的儆毖功能

结语

后记

楚简诗类文献与诗经学要论丛考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胡宁。

得书感谢您对《楚简诗类文献与诗经学要论丛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
诗路衢江 电子书
这是一本诗集。主要描写的是衢州的山水、人文、地理。诗选多以诗人为主轴,按年代罗列诗篇。少数诗人如杨万里,抛下书本,面对真山真水,灵感自然流露,就有更多草市小村浅滩深潭收入笔底。而本土诗人的足迹就更广泛,他们深入穷乡僻壤,苦心孤诣,让藏于深闺好山佳水因诗而辉映成趣,过往的日子保留存档。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
虚白楼诗 电子书
虞愚撰的这本《虚白楼诗(精)》根据《北山楼诗集》及《虞愚自写诗卷》为底本,厦门风行印刷社1949年铅排未印版(复印件),附录《虞愚先生遗诗辑录》,何丙仲辑注,约1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