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第7版)/社会学译丛》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必读书,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各大高校中广受好评,多次修订再版。
《社会研究方法(第7版)/社会学译丛》中对于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均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尤其是对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做出了均衡论述,强调了结合各种方法的好处,有利于初学者完整掌握和熟练运用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各种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第7版)/社会学译丛》分为五个部分,共16章,既有社会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研究计划和准备,也包含了定量方法及定性方法中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对最终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要遵循的伦理规范等内容亦有清晰的讲解。
对于国内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相关专业学生了解、学习社会研究方法而言,《社会研究方法(第7版)/社会学译丛》是一本全面、重要、实用并且极具启发性和指导性的工具书。
第七版的特色在于:
从最近的研究文献中提炼诸多例子,更好地说明了方法的概念和技巧。
结合了特定技术的新进展及方法论领域的争论等相关内容。
统计与量化数据分析的内容更偏重方法思维的层面,为计划从事量化研究的人士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
劳伦斯·纽曼(W. Lawrence Neuman),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社会学教授、亚洲研究学科带头人。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担任威斯康星社会学协会主席。已出版7部著作,在美国社会科学类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基 础
第1 章 ? 为何做研究?
? 一、 社会科学研究之外的选择
? (一) 来自个人经历和常识的知识
? (二) 来自专家和权威的知识
? (三) 基于大众和媒体信息的知识
? (四) 服从于意识形态信仰和价值观的知识
? 二、 研究包含什么: 科学方法
? (一) 科学
? (二) 伪科学、 垃圾科学和 “真正的” 科学
? (三) 科学共同体
? (四) 科学共同体的规范和价值观
? (五) 科学方法、 态度或方向
? (六) 科学期刊论文
? (七) 作为转化过程的科学
? 三、 社会研究的类别
? 四、 研究过程的步骤
? (一) 社会研究中的定量方法
? (二) 社会研究中的定性方法
? 五、 为什么要学习怎样进行社会研究?
? 六、 结论
第2 章 ? 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 一、 研究的应用与受众
? (一) 基础研究
? (二) 应用研究
? 二、 研究目的
(一) 探索
? (二) 描述
? (三) 解释
? 三、 个案内与跨个案
? (一) 个案研究
? (二) 跨个案研究
? 四、 时间维度的单点或多点研究
? (一) 横剖研究
? (二) 纵贯研究
? 五、 资料收集方法
? (一) 定量资料
? (二) 定性资料
? 六、 结论
第3 章 ? 理论与研究
? 一、 什么是理论?
? 二、 社会理论与意识形态
? 三、 社会理论的组成部分
? (一) 假设
? (二) 概念
? (三) 关系
? (四) 分析单位
? (五) 理论的各个方面
? (六) 理论化的取向
? (七) 分析的层次
? (八) 理论化的焦点
? (九) 解释的形式
? (十) 理论化的范围
? (十一) 动态组合
? 四、 结论
第4 章 ? 方法论的意义
? 一、 哲学基础
? 二、 三种研究取向
? 三、 实证主义社会科学
? (一) 问题
? (二) 小结
? 四、 诠释的社会科学
? (一) 问题
? (二) 小结
? 五、 批判的社会科学
? (一) 问题
? (二) 小结
? 六、 女性主义研究与后现代研究
? (一) 女性主义研究
? (二) 后现代研究
? 七、 结论
第5 章 ? 文献回顾与伦理关怀
? 一、 文献回顾
? (一) 文献后设分析
? (二) 在哪里可以找到研究文献
? (三) 怎样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
? (四) 如何评价研究论文
? (五) 如何做笔记
? (六) 动手撰写文献回顾
? (七) 在社会研究中使用互联网
? 二、 社会研究中的伦理
? (一) 个体研究者
? (二) 合乎伦理的理由
? (三) 权力
? (四) 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伦理议题
? (五) 伦理与科学共同体
? (六) 伦理与研究赞助者
? (七) 女性主义社群主义伦理学研究
? 三、 结论
第二部分 计划和准备
第6 章 ? 研究设计的策略
? 一、 三角校正
? 二、 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取向
? (一) 重构逻辑和实践逻辑
? (二) 线性和非线性研究路径
? (三) 客观性和完整性
? (四) 预先计划的和逐渐形成的研究问题
? 三、 定性设计议题
? (一) 个案和情境语言
? (二) 扎根理论
? (三) 情境是关键
? (四) 拼凑术
? (五) 个案和过程
? (六) 诠释
? 四、 定量设计议题
? (一) 变量和假设语言
? (二) 因果理论和假设
(三) 因果解释中的潜在错误
? (四) 从研究问题到假设
? 五、 结论
第7 章 ? 定性与定量测量
? 一、 测量的必要性
? 二、 定量与定性测量
? 三、 测量过程
? (一) 量的概念化与操作化
? (二) 质的概念化与操作化
? 四、 信度与效度
? (一) 定量研究中的信度与效度
? (二) 定性研究中的信度与效度
? (三)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 (四) 术语 “信度” 与 “效度” 的其他用法
? 五、 有关定量测量的指导
? (一) 测量层次
? 六、 量表和指数
? (一) 指数的建构
? (二) 量表
? 七、 结论
第8 章 ? 定性与定量抽样
? 一、 抽样的原因
? 二、 抽样的策略
? (一) 目标是建立代表性样本时的策略
? (二) 随机抽样
? (三) 五种随机抽样的方法
? (四) 决定有关样本大小
? (五) 目标与建立代表性样本不同时的策略
? (六) 立意抽样或判断抽样
? (七) 雪球抽样
? (八) 异常个案抽样
? (九) 连续抽样
? (十) 理论抽样
? (十一) 自适应抽样和隐藏总体
? 三、 结论
第三部分 定量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第9 章 ? 实验研究
? 一、 合适的技术
? 二、 实验的简史
? (一) 实验和理论
? 三、 随机分配
? (一) 为什么要随机分配?
? (二) 如何进行随机分配
? (三) 匹配与随机分配
? 四、 实验设计的逻辑
? (一) 实验的语言
? (二) 设计的类型
? (三) 设计符号
? 五、 内部与外部效度
? (一) 内部效度的逻辑
? (二) 对内部效度的威胁
? (三) 外部效度与实地实验
? 六、 实践中的考虑
? (一) 计划与小规模初步实验
? (二) 对参与者的指示
? (三) 实验后的访谈
? 七、 实验研究的结果: 进行比较
? 八、 关于实验伦理
? 九、 结论
第10 章 ? 调查研究
? 一、 调查研究的历史
? 二、 调查研究的逻辑
? (一) 进行调查的步骤
? 三、 构造问卷
? (一) 优质题目的撰写原则
? (二) 帮助受访者回想
? (三) 真实的回答
? (四) 开放式与封闭式问题
? (五) 中立的立场、无态度和选择性拒绝
? (六) 措辞问题
? (七) 问卷设计议题
? 四、 调查的类型: 优缺点
? (一) 邮寄和自填问卷
? (二) 电话访问
? (三) 面对面访谈
? (四) 网络调查
? (五) 特殊情况
? (六) 成本
? 五、 调查访谈
? (一) 访问员的角色
? (二) 访谈的阶段
(三) 访问员的训练
? (四) 访问员偏差
? (五) 文化意义和调查访谈
? (六) 预调查和认知访谈
? 六、 调查伦理
? 七、 结论
第11 章 ? 非反应研究与二次分析
? 一、 非反应研究
? (一) 非反应或无干扰观察的类型
? (二) 记录与归档
? 二、 内容分析
? (一) 什么是内容分析
? (二) 适合内容分析的主题
? (三) 测量与编码
? (四) 编码、 效度和信度
? (五) 怎样进行内容分析
? (六) 推论
? 三、 现有统计资料、文献
? (一) 适合的主题
? (二) 社会指标
? (三) 定位数据
? 四、 调查数据的二次分析
? (一) 局限性
? 五、 推论与理论检验问题
? 六、 伦理关怀
? 七、 结论
第12 章 ? 定量资料分析
? 一、 资料的处理
? (一) 资料编码
? (二) 数据录入
? (三) 数据清理
? 二、 单变量的结果
? (一) 频数分布
? (二) 集中趋势测量
? (三) 变异的测量
? 三、 双变量的结果
? (一) 双变量的关系
? (二) 散点图
? (三) 双变量表
? (四) 关联测量
? 四、 多变量
? (一) 统计控制
? (二) 百分比表的详析模型
? (三) 多元回归分析
? 五、 推论统计
? (一) 推论统计的目的
? (二) 统计显著性
? (三) 显著性水平
? (四) 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
? 六、 结论
第四部分 定性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第13 章 ? 实地研究与焦点小组研究
? 一、 理解实地研究
? (一) 实地研究简史
? (二) 民族志与常人方法论
? (三) 实地研究的逻辑
? (四) 实地研究计划的执行步骤
? 二、 实地研究访谈
? (一) 生活史
? (二) 实地访谈的问题类型
? 三、 资料的质量
? (一) 质量的含义
? (二) 实地研究的信度
? (三) 实地研究的效度
? 四、 实地研究的伦理困境
? 五、 焦点小组研究
? 六、 结论
第14 章 ? 历史比较研究
? 一、 历史比较研究的简史
? 二、 适合历史比较研究的研究问题
? 三、 历史比较研究的逻辑
? (一) 与实地研究的相似之处
? (二) 历史比较研究的特征
? 四、 历史比较研究计划的执行步骤
? (一) 研究对象的概念化
? (二) 找出证据
? (三) 评估证据的质量
? (四) 组织证据
? (五) 综合
? (六) 撰写报告
? 五、 历史背景下的资料与证据
(一) 历史证据的类型
? (二) 使用二手资料的研究
? (三) 使用原始资料的研究
? 六、 比较研究
? (一) 比较研究的类型
? (二) 被比较的单位
? (三) 跨文化研究中的资料
? (四) 西方文化的偏误
? 七、 历史比较研究中的对等
? (一) 对等的重要性
? (二) 对等的类型
? 八、 伦理
? 九、 结论
第15 章 ? 定性资料的分析
? 一、 资料分析方法的比较
? (一) 相似性
? (二) 差异性
? (三) 解释与定性资料
? 二、 编码和形成概念
? (一) 概念化
? (二) 定性资料的编码
? (三) 撰写分析性备忘录
? (四) 浮现事实
? 三、 定性资料的分析策略
? (一) 理想类型
? (二) 连续逼近法
? (三) 例证法
? (四) 主题和图式法
? (五) 分析性比较
? (六) 叙事分析
? (七) 负面个案法
? 四、 其他技术
? (一) 网络分析
? (二) 时间分配分析
? (三) 流程图和时间序列
? (四) 多重分类过程
? (五) 图表
? (六) 地图
? (七) 用于定性资料的软件
? (八) 事件 结构分析
? 五、 结论
第五部分 与其他人交流
第16 章 ? 撰写研究报告
? 一、 研究报告
? (一) 撰写研究报告的理由
? (二) 写作过程
? (三) 撰稿过程
? (四) 定量研究报告
? (五) 定性研究报告
? (六) 研究计划书
? 二、 社会研究中的政治
? (一) 研究中的限制
? (二) 发现的传播
? 三、 客观性与价值中立
? 四、 结论
术语汇编
附 录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社会研究方法(第7版)/社会学译丛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劳伦斯·纽曼(W.Lawrence,Neuman)。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研究方法(第7版)/社会学译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