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思维

经济地理学思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培养整体思维观和领导力的学科,同时也是不易把握和驾驭的学科。这个学科的独到之处在于其面向真实世界的“立体”思维模式和宽广的知识结构,即善于把研究对象放到特定的历史阶段与特定尺度的空间中来观察和研究。成熟的经济地理学者应具备“系统工程师”的能力,在地域空间管理等领域面向社会和政府需求扮演系统集成的角色。《经济地理学思维》介绍了这个“立体”思维模式及其主要构成要素,期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思维》适合于地理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青年学者、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者、相关政府管理工作者,以及对该学科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章节目录

总序


第1章 经济地理学之“惑”


1.1 引言:经济地理学独特吗?


1.2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3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1.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工具


1.6 本书的主要目的


第2章 区位法则:“距离”衰减律


2.1 引言


2.2 区位与距离衰减律


2.3 古典区位论:实体空间与交通成本


2.4 行为区位论:决策空间与信息成本


2.5 战略区位论:战略空间与谈判成本


2.6 组织结构区位论:交易空间与交易成本


2.7 新经济地理:抽象空间与贸易成本


2.8 小结


第3章 空间分异


3.1 引言


3.2 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关于区域差异之争


3.3 空间差异是常态


3.4 经济空间分异影响要素的时空特性分析


3.5 空间差异存在历史依赖,但不是的


3.6 小结


第4章 空间结构


4.1 引言


4.2 认识点、线、面


4.3 结构表现:极核、轴线、网络


4.4 小结


第5章 地方综合


5.1 引言


5.2 地方综合思维的来龙去脉


5.3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5.4 人文因素与区域发展综合分析


5.5 透视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综合分析视角


5.6 区域发展综合与集成研究


5.7 小结


第6章 空间联系与相互作用


6.1 引言


6.2 互补性、干预机会和可转移性


6.3 空间互动的一个简例


6.4 重力模型


6.5 产业—空间模型:地区间贸易流量估算


6.6 空间组织


第7章 尺度关联与相互依赖


7.1 引言


7.2 尺度的概念及其争论


7.3 尺度关联与全球化


7.4 尺度关联与地方化


7.5 小结


第8章 空间管理


8.1 引言


8.2 区域划分的思维


8.3 (地域)空间规划


8.4 区域差距调控


8.5 主体功能区划


8.6 小结


第9章 “经世”与“致知”——经济地理学思维转变


9.1 引言


9.2 “经世济用”:学科发展的社会嵌入性


9.3 “格物致知”:困惑皆因知难行易


9.4 结论:“知-行”合一,回到研究者自身


参考文献


后记

经济地理学思维是201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卫东,等。

得书感谢您对《经济地理学思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企业融资策略与商业思维 电子书
企业家、创业者的融资指南和商业思维宝典。
成功企业必备:麦肯锡逻辑思维 电子书
本书分为麦肯锡的分析原理;从问题发现至问题解决;开启情境模式,占据决策制高点共三部分,内容涉及分析的逻辑基础、逻辑分析的方法、逻辑分析的策略、以分析发现问题、脚本分析法、制定替代方案等。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著作,用九大互联网思维即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解读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条的各个方面。
餐饮新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做餐饮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站在餐饮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两个角度观察、思考、实践的总结。在书中,作者分析了全新经济环境下餐饮业发展的趋势,以互联网企业强调的用户思维为核心,从商业底层逻辑分析了餐饮业的机会点和未来方向,为餐饮人经营布局提供了参考。
老板财税思维:如何搞定老板的财税痛点 电子书
本书从企业老板面临的财税之痛开篇,从几大财税思维入手阐述老板必修的财税课,并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及“金税四期”予以阐述,从而让老板掌握更多的财务常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企业老板来说,只有搞定财税的痛点,才能理解很多商业的基本逻辑。企业经营离不开财税设计: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离不开财务管理的监督和管控;企业保持良性经营离不开涉税风险的管控和税收规则的遵守。本书既能提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