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恶而实现的自由:康德式善人的维度

面向恶而实现的自由:康德式善人的维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试图以康德的两种自由概念为基础,探讨康德式善人的基本维度。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为复旦大学博士论文。当代的德性伦理学运动对所谓以行为而不是行为者为中心的规范伦理学进行了抨击,但仅仅作为一种抨击不但无法带来真正的“复兴”却注定产生更大的混乱与倒退。实际上,康德伦理学既研究行为,也研究行为者;既研究善,也考虑到了善人。善虽然是个超验世界的超验理念,但善人是个经验世界(现象界)的存在者,他既要通过积极的自由证明其为本体界存在者的地位,更要以一个道德主体的身份,在与根本恶的斗争中,使基于法则而行动的能力成长为坚定的德性与品格,将本体界的自在存在在经验世界中实现出来。

本书第一章:消极自由意义上的善人;第二章:积极自由意义上的善人;第三章:理性事实学说对两种自由的证实及其限度;第四章:两种自由融合意义上的善人;第五章:伦理共同体意义上的善人;第六章余论:马克思与自由之实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提要

序言 关于人的自我塑造的伦理学之尝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关于引用康德原著及英译术语的说明

导论

第一节 背景:自由概念的内部张力与现代善人概念的缺位

一 皈依者:上帝在场之自由的实现

二 守法者:自由主义之自由的实现

第二节 概念准备:康德的两种自由概念

第三节 康德善人概念的提出

第四节 康德式善人的维度

第五节 康德式善人的意义

第六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外

二 国内

第一章 消极自由意义上的善人

第一节 康德的道德论证策略

一 整体策略

二 《奠基3》交互论中的两种自由

第二节 自由之为必须的假设——消极自由的初步确立

一 这一假设的必要性

二 对这一假设的各种证明

三 这一假设的本性

第三节 由自由假设而来的道德心理学观点——消极自由之为康德式行为者的特征

第二章 积极自由意义上的善人

第一节 由自由假设而来的第一个论证——向积极自由概念的第一次过渡

一 意志概念与两种自由的融合

二 “自发性论证”

三 这一论证的结论与限制

第二节 由自由假设而来的第二个论证——向积极自由概念的第二次过渡

第三节 两种自由在可能性层面的兼容:对归责悖论的解决

一 不道德行为者的自律

二 理知世界之两义与自欺者的视角

小结

第三章 理性事实学说对两种自由的证实及其限度

第一节 理性事实学说对两种自由身份的确证

一 法则作为被给予的事实

二 两种自由身份在敬重现象中的显明

第二节 两种怀疑论:自由的现实化困境

一 从法则到特殊义务:对黑格尔主义者的回答

二 作为动机的敬重:对休谟主义者的反批评

三 对理知身份的再认识:敬重与“康德式悖论”

四 附论:海德格尔论康德的敬重说

小结:概论理性事实学说的限度

第四章 两种自由融合意义上的善人

第一节 康德的根本恶学说

一 意向中的恶

二 本性中的恶

三 历史哲学视域中的恶

第二节 意向转变的困境与道德重建的两种方式

一 意向转变的可能性分析:“应当意味着能够”

二 道德重建的罗尔斯进路

三 当代康德伦理学中的德性论进路:经验性影响之于品格的重要性

第三节 “康德式”德性的可能性:先验自由与经验影响的兼容

一 意向与行为之差距的弥合:神恩作用及其与先验自由的协调

二 恶与德性的形成

三 与他者道德地位的兼容

小结:道德之个体性维度的合理性与限制

第五章 伦理共同体意义上的善人

第一节 伦理共同体及其必要性

一 伦理共同体的必要性:作为“战争”状态的个体间的关系

二 伦理共同体的特质

第二节 伦理共同体的构建

一 政治共同体的建构之于伦理共同体的意义

二 从可见的教会向不可见的教会的过渡

小结:伦理共同体的民族性

第六章 余论:马克思与自由之实现

第一节 “形式的自由”:意识形态化的法权

第二节 “实在的自由”

一 马克思与康德之自由概念在形式上的联系

二 “劳动”与自我实现

第三节 自由的实现

一 “工作日的缩短”

二 “自我异化的扬弃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路”

参考文献

后记

面向恶而实现的自由:康德式善人的维度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晓川。

得书感谢您对《面向恶而实现的自由:康德式善人的维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电子书
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历史进程。
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 电子书
立足于李泽厚先生的观点,认为西方是两个世界,中国是一个人生。
生命与自由——法国存在哲学引论 电子书
本书首先探讨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哲学,然后是马塞尔的思想,最后上溯到帕斯卡尔。这一回溯的思路反映出作者思想和精神的某种趋向,即先是离开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而走向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后又离开现代存在主义,走向法国近代早期的更为原本的存在与生命哲学的思想。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 电子书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文本学的解读方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阿尔都塞的三个经典文本:《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和《论再生产》。作者着力揭示了阿尔都塞研究中长期被遮蔽的隐性方法论构架,这种探索主要体现为作为认识论史研究语境中深层理论构架的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在此,作者首次采用了理论“反打”的写作法,以附文的形式穿插了对阿尔都塞逻辑核心的解构与后现
刚刚好的人生:从心而活,顺势而为 电子书
这是一本心理学指导手册,教你如何身心合一、自我表达、链接他人,从而实现不较劲地学习、工作、经营人际关系;教你如何读懂他人的情绪、需求;教你如何挖掘自己的为什么你这次又没能完成项目?为什么你总是学不进去?为什么你和身边人的关系总是一塌糊涂?为什么你明明没干什么却总觉得很累?不是因为你能力不行,也不是因为你懒惰,而是因为你没能顺应自己的优势,获得能量。本书分别从生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