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潘维教授继《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之后的又一思想文集。
内容简介
书中收录了作者自2004年至今的人文类文章和近期的一些政论文。书中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体现了一位中国学者刚毅自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故名《士者弘毅》。书中的《忆先师陈翰笙》《理想主义与大学》《科学工作者的祖国》等文章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当代学者的使命是什么?科学工作者的国家认同有什么意义?什么是“中国学派”?什么是我国百姓能理解的社会主义?如何理解“新时代”?如何实现人民之治?怎样的发展才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党和政府要“以小为大、以下为上”?如何提高大城市的治理能力?
作者以深邃的思考、清新的史观、直击人心的语言风格回答上述问题。书中的观点或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或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
作者简介
作者潘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世界政治和中国政治。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攻读本科、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博士学位。著有《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华体制》《法治与“民主迷信”》《农民与市场》等。
这是一个颇具思想创造力和学术创新力的学人,其观点引起过思想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他的演讲稿《理想主义与大学》《科学工作者的祖国》在网上曾广为传播,他为《大道之行》一书撰写的序言《信仰人民》在微信上的阅读量达千万次,并引发强烈共鸣和反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一、 高贵的精神
忆先师陈翰笙
一
二
三
高贵的精神
科学工作者的祖国
一、科学工作者的国家认同
二、在悲剧的祖国
三、在成功的祖国
四、什么是科学工作者的祖国?
五、作为结尾的四个故事
追忆史天健
追忆同事李保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纪念邓英淘
二、 文化自觉
理想主义与大学
一、什么是理想主义?
二、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
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
一
二
“西学东渐”四百年
一、西学东渐的时代轮廓
二、西学东渐的类别和影响
三、西学的消化与持续的开放
彰显中国学派的独特精神
一
二
三
社科博士论文及文风
三、 社会主义
中国的社会主义
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性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
反腐败的易与难
以人民为中心:大事与小事,科层系统与扁平组织
一
二
都市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一、落后的大都市治理体系和能力
二、都市与乡村的不同
三、治理都市的六大原则
社会团结,国家才能富强
信仰人民,就是要懂得老百姓生活的疾苦
党的领导是具体的
我们是学习型国家、学习型文明
政府的理性化与官僚化
一
二
三
以小为大、以下为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改革咏叹调
一、上下齐手推改革的激情年代
二、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是精兵简政
三、“螺旋式”的改革路径
四、农村改革最忌“一刀切”
士者弘毅是201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潘维。
得书感谢您对《士者弘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