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在论与比较视域下的老子新解

异在论与比较视域下的老子新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异在论”立场,对老子思想进行总体把握与具体分析,进而对《道德经》逐章阐释与深入思辨。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异在论”立场,对老子思想进行总体把握与具体分析,进而对《道德经》逐章阐释与深入思辨;同时,从中西比较视域,揭示老子与西方著名哲学家,诸如康德、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相互之间存在的观念差异与价值冲突,认为“求异”比“求同”更重要。

本书着重挖掘老子的价值批判精神,认为“道”是针对世俗价值观进行批判的最高尺度,并落实为“价值颠倒机制”。通常认为“强”“壮”“荣”“敢”是正面价值,但老子反过来证明“弱”“柔”“辱”“不敢”有更高价值。

本书重新阐释老子辩证法。通常讲辩证法局限于对立面关系,比如相互斗争、相互转化等等。但老子更强调超越这一“相对”“相争”的低阶层次,而独标一种“绝对”“无争”的高阶境界,“反者道之动”是强调“返回道的本原”。

本书立足于文本细读,纠正习见的语义误解。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前言

老子总论及其批判

一、研究老子哲学应当具有世界哲学视野

二、研究老子哲学应该具有时代意识与价值贞定的追求

三、讲辩证法须克服相对主义、虚无主义

四、论老子的“道”的价值统一性意义

五、老子的认识论之利弊

六、老子的政治思想

七、老子的经济思想

八、老子的人生哲学

九、结语

一章 语言跨不过“道”的阈限

二章 “有对”到“无对”的超越

三章 “弱志”说:“欲”的消解

四章 “道”的否定性

五章 “不仁”非贬义

六章 女性特征的哲学化

七章 “无私”而“成其私”

八章 “善”即“利他性”

九章 “避免顶点”

十章 “德性的洁癖”

十一章 “无”:面向他者的敞开域

十二章 感官的否定

十三章 “宠辱若惊”两不妙

十四章 超感官之域

十五章 “显微有间”而“归显于密”

十六章 “复”的“返本”功夫

十七章 坏政权的垮塌

十八章 “大道废”的后果

十九章 弃绝的立场

二十章 “我独异于人”的自我贞认

二十一章 总不肯“定”下来

二十二章 自我实现的迂回之路

二十三章 短暂与永恒

二十四章 “自……”的否定

二十五章 “域中有四大”

二十六章 对立关系中的偏向

二十七章 人为性的祛除

二十八章 “知”其“两”而“守”其“一”

二十九章 “取”与“去”的辩证法

三十章 战争的批判

三十一章 止杀在于“恬淡”

三十二章 “道”与万物的“自性”

三十三章 与自己角力

三十四章 “分”的必然性

三十五章 感性与超感性

三十六章 “微明”的辩证法意蕴

三十七章 “无名之朴”要“镇”什么

三十八章 “非道德论者”

三十九章 “颠倒错位”的再颠倒

四十章 “反”是价值本原的“返”

四十一章 “道”的接受之维

四十二章 “损”与“益”的辩证法

四十三章 “利他”才能“利己”

四十四章 生命价值的“颠倒律”

四十五章 把对立面包进来

四十六章 战争之罪

四十七章 “外”的拒斥

四十八章 加法与减法

四十九章 圣人与百姓

五十章 生死之际

五十一章 上下两层的异阶关系

五十二章 “母”与“子”的辩证法

五十三章 “大道”与“非道”

五十四章 “善建者”的进阶

五十五章 “赤子”的哲学意味

五十六章 “知”与“言”之上

五十七章 干预越多越糟糕

五十八章 超越“两”之辗转交替

五十九章 “啬”的意味

六十章 人与鬼

六十一章 大小国关系

六十二章 对“不善”也要包容

六十三章 “难”与“易”的辩证法

六十四章 “为之于未有”

六十五章 “智”与“愚”的价值翻转

六十六章 “上”与“下”的反转

六十七章 “不肖”与“三宝”

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六十九章 “无敌”并不好

七十章 “不我知”的“牢骚语”

七十一章 以“知”为门槛眺望“不知”

七十二章 “大威”的颠覆力量

七十三章 “大勇者之畏”

七十四章 “畏”的缺失

七十五章 “贤于贵生”的境界

七十六章 “弱者的哲学”

七十七章 两极分化的“颠倒机制”

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的价值论意蕴

七十九章 “怨”难解而“善”难为

八十章 老子的“理想国”

八十一章 从“颠倒律”到“道德律”

附录 “异在论”的语词来历与理论基础

一、关于“异在”一词

二、异在论的理论来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异在论与比较视域下的老子新解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田义勇。

得书感谢您对《异在论与比较视域下的老子新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老子章句浅释 电子书
作者研读《老子》多年,取精用弘,功力颇深,是一部较好的关于《老子》的学术著作。
老子释评 电子书
本书为《道德经》一书的释评,借鉴传统文化,汲取古贤智慧,拾遗补阙,融会贯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电子书
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道可道:大视域中的新道家 电子书
本书着意就道家与中外哲学进行一些比较。全书分为总论篇、分论篇、专论篇、新论篇四大部分,探讨了道家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思想渊源、现代启迪以及道家哲学在实践中的主要成就;重点讨论了道家哲学中关于本体论、有无观、价值论、宇宙观、认识论、政治思想、平等思想、审美思想、人生之道等问题;针对现实中突出的问题和容易误读、或最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国际性新道家热潮所关注的热点,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7下半年卷) 电子书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价值研究学会共同编辑,以价值论和伦理学前沿问题为研究旨趣,刊载价值论和伦理学原理以及中西伦理思想史、现代生活的价值或伦理反思方面的文章。2017下半年卷针对农村社区伦理、西方价值与伦理、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换等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