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多维视域下的诗学与语言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比较与融通:多维视域下的诗学与语言学研究”为主题,分为比较诗学、中国诗学、语言研究三部分。
“比较诗学”主要涵盖人文学方法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总论、现代西方文论与中西文化比较个案研究等方面,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实践和融通中西的理论追求是其共同特点。
“中国诗学”,包括中国文学、文论、艺术的各类个案研究或断代研究,全球化背景与现代性视域下中国文化的传承、转换与创新,是其研究关切和人文内核。
“语言研究”,涉及汉语本体研究与各类应用研究,表现出注重语言研究与文化研究、传统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方法相结合的特点。
作者简介
编者伍方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人文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华文文学与族群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从比较到融通:人文研究的问题与走向
比较诗学
辟文学别裁
“外国文学史”的性质及后现代语境中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比较文学“三态论”
钱钟书的“连类”
乔叟《公爵夫人之书》中的“自然”
诠释的策略与立场——理雅各《诗经》1871年译本研究
“女性书写”的主体(性)悖论
论物质性诗学
穷究词义为了跨文化的沟通——论西方哲学核心词汇“óν(on)”的中译问题
从批判迈向未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文论
中国诗学
从出土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
先秦名家的智慧
商周青铜铭文文体论
家国之间——文学人类学视野下对《诗经》的整体性叙述研究
老庄的“庸”道——兼及西方思想与老庄思想的互训
庄子道境中的物——以庄书中的两段对话为切入点
中国古代咏物传统的早期确立
晚明“山人”与晚明士风——以陈眉公为主线
现代性:跨世纪中国文学展望的一个文化视角
论鲁迅的“政治学”
“鄢烈山现象”的形成及其意义
论新移民小说中的民族想象
名著改编:在历史语境与当代视界之间
街头艺术的困境与当代中国都市文化生态
语言研究
客家话覃谈有别的存古层次
动词重叠研究的方言视角
普通话中“你看”变体的多角度考察
外国留学生多义副词“就”的习得考察
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探析——以汉语的“仿拟”修辞格为例
基于抽象语义参数的词典类型与释义模式相关度分析
“这样一来”的事件指代与紧相推论功能
数词非范畴化现象考察
宋词韵-m韵尾消变考察
后记
比较与融通:多维视域下的诗学与语言学研究是2018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伍方斐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比较与融通:多维视域下的诗学与语言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