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仁的欧洲天文学

南怀仁的欧洲天文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欧洲科学技术向中国的传播史,乃至西学东渐史的学者必读之书。

内容简介

《欧洲天文学》的前十二章生动回溯了南怀仁重新确立欧洲天文学在清朝编制历法等方面的主导地位的历程,介绍了钦天监在观测、编制历书、预报天象等方面的工作。除了天文学,《欧洲天文学》的第十三章至第二十七章分门别类地记述南怀仁和其他耶稣会士在北京的科学技术活动,涵盖数学科学(几何学、算术、测量学、宇宙论)、力学与机械、日晷测时、弹道学与铸炮、光学、透视画法、水利工程、气象学和音乐等领域,其中不乏中国学者过去所不熟悉的内容。在前言和第二十八章中特别说明了科学在传教事业中的特殊作用,强调传教士借科学之力“获得了崇高的威望”。

本书是在比利时学者高华士博士将康熙时期著名的传教士南怀仁神父的拉丁文著作《欧洲天文学》翻译成英文版的基础上,由余三乐先生翻译成中文出版。由高华士先生进行了大量的注释,其篇幅甚至超过了正文。

作者简介

作者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字敦伯,又字勋卿,比利时人,1623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台 (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1月28日南怀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卒谥勤敏。著有《康熙永年历法》、《坤舆图 说》、《西方要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一

总序二

序一

序二

中译者前言

英译者导言

第一章至第六章介绍

前言

第一章 向皇上禀报中国历书中的错误

第二章 皇上隆重地召见南怀仁和他的神父同伴,而对他们的反对派不屑一顾。皇帝下令观测天象

第三章 在北京观象台进行的三次日影观测

第四章 皇帝把中国历书交给南怀仁审核。南怀仁上奏给皇帝,并报告了中国历书中存在的错误。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会议决定,这一公案必须由亲眼所见的天象来判决

第五章 在观象台进行的新的一次对太阳和其他行星的观测

第六章 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会议决定,一切有关天文学的事务都委托给南怀仁办理,反对和诋毁他的人应该被关进监狱

第七章 在递交几份奏折之后,南怀仁神父删去了由他的对手添加在历书中的那个闰月

第八章 三个部门负责有关天文的三方面的事务,每年出版三种不同的历书。三种不同历书的科目

第九章 每一年历书是如何呈献给皇帝和大臣的

第十章 关于自然现象和日食、月食的预报,以及在进行观测时履行的隆重而严格的仪式

第十一章 钦天监三个科的具体任务以及最近出版的《康熙永年历法》

第十二章 Compendium(《拉丁文摘要》)介绍了我的Liber Observationun(《观测志》)一书中的12幅图片,以及Liber Organicus(《仪象志》)一书中的8幅图片

第十三章 数学科学的所有学科都向皇帝展现她们的技能

第十四章 日晷测时术

第十五章 弹道学

第十六章 水文学

第十七章 机械学

第十八章 光学

第十九章 反射光学

第二十章 透视画法

第二十一章 静力学

第二十二章 流体静力学

第二十三章 水力学

第二十四章 气体动力学

第二十五章 音乐

第二十六章 钟表计时术

第二十七章 气象学

第二十八章 借助上述各项科学的力量,在中国的传教士获得了崇高的威望

原书附图

附录

附录一 钦定新历测验纪略

附录二 关键词索引

附录四 南怀仁研究中心外文出版品简介

附录五 英译本参考文献及参考书目

附录六 缩写词汇表

南怀仁的欧洲天文学是2016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作者[比]南怀仁。

得书感谢您对《南怀仁的欧洲天文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欧洲的细节:从海洋帝国到欧洲联盟 电子书
一本就能了解欧洲、欧盟、欧元区的前世今生。
欧洲自驾游攻略 电子书
我们是朋程中老年自驾游组合。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世界已经向中国人敞开了。《欧洲自驾游攻略》告诉大家,去欧洲旅游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大家可以和我们一样去实践,去亲身体验欧洲丰厚的历史文化及美丽的人文自然景观。更加乐趣无穷的是,我们的自驾旅游是一种对世界的挑战,对自我的挑战,就如人们登山时追求的更上一层楼的满足感和在更高的一个平台上极目远眺的舒畅。在欧洲自驾游历了一次、两次以至多次之后,我们最
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电子书
这是一部对解决当今种种冲突有重要意义的警世书。
欧洲帝国:从民族国家的崛起到英国脱欧 电子书
斯图尔特·斯威尼从历史文化方面分析了欧洲十体化的进程,并探讨了英国脱欧背后的历史原因。本书从1648年《威斯特发里亚和约》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开始考察英国、法国与德国三国外交、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关联如何演变出了最早的欧洲一体化,也对欧洲体化的真实处境及前景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尽管整个欧洲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共同体,然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欧洲各国的结合,欧洲整合因而始终如梦。在这样的情况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北京大学史学丛书) 电子书
学术论坛“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