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全球十大科普读物之一,世界科普大师的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书中介绍了天文学中的一些最基本内容和最基本现象,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许多半懂不懂的天文现象用另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阐述了出来,与此同时,书中也并没有回避那些最基本的计算过程,并尽量用简单的中学数学的计算来证明这些问题,帮助青少年们轻松地迈进天文学的大门。
总之,本书并没有沉迷于专业天文学中艰深的理论,或是那些专业、复杂的器材中,它让读者们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已有天文学知识,又在快乐的方式中学习更多的天文学知识。
作者简介
作者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不是一个可以用“学者”这个词的本意来形容的学者。他没有科学发现,没有什么称号,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让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艳羡不已。
他17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0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林学院,之后便全力从事教学与科学写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学》,这为他后来完成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奠定了基础。1919—1923年,他创办了苏联第一份科普杂志《在大自然的实验室里》并任主编。1925~1932年,担任时代出版社理事,组织出版大量趣味科普图书。1935年,他创办和主持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趣味科学之家”博物馆,开展广泛的少年科学活动。
在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中,还为苏联军人举办军事科普讲座,这也是他几十年科普生涯的最后奉献。在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这位对世界科普事业做出非凡贡献的趣味科学大师不幸于1942年3月16日辞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第一章 地球及其运行
1 地球上的最短航线与地图上的最短航线
2 经度与纬度
3 阿蒙森朝着哪个方向飞?
4 五种时间
5 白昼的长短
6 奇怪的阴影
7 哪列火车更重
8 利用怀表分辨方向
9 白夜与极夜
10 昼夜交替
11 关于北极阳光的一个有趣现象
12 四季的区分究竟从哪一天开始
13 几种假设
14 我们究竟是在中午还是黄昏离太阳更近
15 再远1米
16 从不同的观点来看
17 替换地球钟
18 关于日界线的划分
19 2月份可能有几个星期五
第二章 月球和它的运转
1 如何辨识新月与残月
2 月相
3 独特的地球卫星
4 为什么月球不会掉到太阳上去
5 月球的正面与背面
6 第二个“月亮”
7 月球上为什么没有大气
8 月球的大小
9 月球的风景
10 从月球上看天空
11 天文学家为什么要观察日食与月食
12 为什么每隔18年就会出现一次日月食
13 可能出现这样的月食吗
14 几个鲜为人知的关于日月食的问题
15 月球上的天气
第三章 行星
1 白天的行星
2 太阳系行星以及天体的符号
3 画不出来的事物
4 为什么水星上没有大气
5 金星的位相
6 火星大冲
7 太阳系第一大行星
8 关于土星环将消失的谣言
9 天文学上的字谜
10 比海王星更远的一个星球
11 小行星
12 近地小行星
13 木星的伴星
14 其他星球上的天空
第四章 恒星
1 为什么恒星会发光
2 为什么恒星会闪烁而行星的光却很稳定
3 白天能否看见恒星
4 星星的等级代表什么
5 恒星代数学
6 眼睛与望远镜
7 太阳与月球的星等
8 恒星与太阳的真实亮度
9 宇宙中亮度最高的星星
10 行星的星等
11 为什么望远镜无法放大恒星
12 如何测量恒星的直径
13 体积巨大的恒星
14 出人意料的计算结果
15 质量最大的物质
16 “恒星”一名的由来
17 表示恒星距离的单位
18 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
19 宇宙的比例尺
第五章 万有引力
1 垂直向上射出的炮弹
2 高空中的重量
3 用圆规画出行星的轨道
4 行星撞向太阳的时间
5 赫菲斯托斯的铁砧
6 太阳系的边界
7 凡尔纳小说里的错误
8 怎样做才能称出地球的重量
9 地球的核心构造是什么
10 太阳和月球的重量
11 行星与恒星的重量和密度
12 月球以及其他行星上的重力
13 最大的重力
14 行星内部深处的重力
15 轮船重量的变化与月球的影响
16 月球和太阳引起的潮汐
17 潮汐与气候
趣味天文学是2018年由博采雅集出版,作者[俄]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
得书感谢您对《趣味天文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