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时期文学史书写研究:兼论中国传统文学史书写范式的确立

先唐时期文学史书写研究:兼论中国传统文学史书写范式的确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书写中国文学历史的相对独立的范式。

内容简介

作为一门从西方引入的现代学科,“文学史”进入中国只有百年左右的时间;作为一种传统的学术形式,依托于中国文学悠久而丰富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学的历史书写自有其相对独立的范式。传统经验范式和西方现代观念发生冲突时,应该大刀阔斧的生搬硬套还是静下心来追本溯源?用现在的尺度,“研究从前的文学史忽略了当时人对于文学的见解”(郭绍虞语)——造成这个矛盾的实质在于忽略了传统,就是忘了根本——不止于文学,其他中国学术都应该以之为鉴。中国传统文学史书写研究是一块具有独特价值与重要意义却未经充分耕耘的研究领域。本书以先唐时期为时间断限,选择传统文学史书写最具代表性的两类范式作为研究重点:其一,分期,作为面向内容的时间层面的选择范式;其二,编撰方式,作为内容在空间层面的构建范式。通过分析有关书写实践的大量例文,导出各自通过数代文学史家的书写所形成的范式经验,意欲引导社会正视中国传统文学史书写之本,创造既符合中国学术传统又具有时代视角的文学史佳作。

作者简介

作者任慧,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及当代文化战略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唐时期文学史书写研究——兼论中国传统文学史书写范式的确立》,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唐诗选本整理与研究》和一般项目《魏晋南北朝文化思潮与文人集团、文学流派的研究》以及多项文化部和院级课题。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献》《理论学刊》《社会科学辑刊》《文明》《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并编写《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廿七种(共13册)》,承担文化部《中国廉政史鉴》课题“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廉政制度的撰写任务,点校王夫之《唐诗评选》一书,主编《古典诗词分类引用辞典》等书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由“重写文学史”说起

第一章 文学史与书写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史书写的相关背景与范畴

第二节 西方文学史书写实践的经验与思考

第二章 文学史书写中分期问题的实践及思考

第一节 相关背景与范畴

第二节 两汉文学史家的分期实践及思考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家的分期实践及思考

第四节 刘勰的分期实践及思考

第三章 文学史的编撰方式

第一节 以人为纲

第二节 以文为纲

第三节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学史编撰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先唐时期文学史书写研究:兼论中国传统文学史书写范式的确立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任慧。

得书感谢您对《先唐时期文学史书写研究:兼论中国传统文学史书写范式的确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传播与本土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全景式考察了西方生态思潮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生态书写的状态、成就、困境与发展趋势,以生态叙事、中西诗学比较、“本土化”三个维度为主体构架,从生态叙事主题与修辞策略、生态叙事价值重估、“本土化”选择及途径等方面展开交互性研究,深度揭示了中国当代生态叙事的史学价值、诗学意义以及民族国家特色,并对其未来“本土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一部从“史料批判”角度讨论现代文学史料的论著。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电子书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书共14章,第一章概述,打破了以往完全按政治运动进行介绍的狭窄框架,以对人性的探索为纲,颇为全面而又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整个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流变,尤其结合社会尤其是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而又深入的阐析。后面13章一共介绍了13位经典作家及其重要作品,有为人熟知的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也有曾为文学史提到但不详尽的丘特切夫、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对1949年到2000年间的中国文学体制、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及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