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负担系数研究

家庭负担系数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当前我国居民家庭支出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和设计了能够简洁明了体现家庭负担状况且方便使用的家庭负担系数,并分为以人口数量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和以负担类型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书中还结合调查数据对全国总体的家庭负担状况进行了测量和估计,并依据家庭负担系数的大小,把中国家庭划分为完全负担家庭、高负担家庭、中高负担家庭、中等负担家庭、中低负担家庭、低负担家庭和没有负担家庭,进而提出可供政策参考的家庭固定负担、家庭浮动负担等类型划分。

作者简介

作者田丰,1979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200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201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

现任职位: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任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社会人口学、调查与统计方法、社会分层,青年和家庭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第一章 家庭变迁与社会政策

第二章 家庭的界定

一 界定家庭的要素

二 界定家庭的范畴和类型

三 不同界定下家庭关系格局的新特点

四 家庭与住户

第三章 家庭负担的研究设计

一 家庭负担的界定

二 家庭负担系数研究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

三 家庭负担系数与相关指标的联系和区别

四 家庭负担系数的测量和设计

第四章 以人口数量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设计

一 单个家庭的家庭负担系数

二 多个家庭的家庭负担系数

三 家庭负担系数与人口负担系数的关系

第五章 以人口数量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实例

一 家庭类型的细分

二 某一地区家庭负担系数的实例

三 多地区家庭负担系数的比较实例

第六章 以负担类型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设计

一 调查数据中的家庭负担种类

二 家庭负担的标准和计算

三 使用调查数据计算不同类型家庭的家庭负担系数

四 使用调查数据计算一个地区家庭的家庭负担系数

第七章 家庭负担视角下的家庭类型划分

一 家庭负担系数分布

二 家庭负担与家庭结构类型

三 家庭负担、家庭风险和家庭类型

第八章 家庭负担系数的政策应用

家庭负担系数的政策应用价值

第九章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负担系数

一 家庭生命周期的源起和发展

二 中国社会的家庭生命周期特点

三 中国家庭生命周期的借鉴

四 以家庭生命周期为参考的家庭负担系数设计

五 四种家庭负担与年龄之间的变动关系

六 家庭总体负担模型

七 以家庭生命周期为参考家庭负担系数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家庭负担系数研究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田丰。

得书感谢您对《家庭负担系数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7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7辑。
家庭碳排放与减排政策研究 电子书
从低碳消费视角研究了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
生计与家庭福利:来自农村留守妇女的证据(社会政策丛书) 电子书
本书根据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现状与显著影响因素,同时参考在调查中获得的认识和发现,从培育和增强生计能力、构建利于生计发展的外部环境、拓宽生计发展途径、以及改善和提高家庭福利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找回家庭:农村代际合作与老年精神健康(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电子书
一部探讨市场化环境下,农村老人与家庭关系的作品。
因为我是女性 电子书
我们身边常常见到这样的女性: ·她们可能有很多“他视角”的身体焦虑:担心自己身材不好、个子不高、长得不漂亮…… ·她们可能有各种奇怪的躯体化症状,疼痛、失眠、易累、缺乏活力…… ·她们遇事总是很纠结,常常无法感知和表达自己的需要、欲望、情感…… ·她们总是在迎合讨好他人,或者在愤怒中倔强地不依赖任何人…… ·她们既不快乐,又不痛苦,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心理学研究认为这些表现可能是因为“代际创伤”和“文化认同”。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里,从女孩到妻子到母亲,女性总是处于他者和附属的位置。有很多女性认同这一观念,并且通过教育孩子的方式让这种思想世代相传。 例如一些母亲在自己还是小女孩的时候遭受过一些性别灾难。于是,她们会让自己的女儿也遭受同样的经历。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这样的重蹈覆辙,实在让人感觉心酸又可悲。 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只要重新审视和母亲的关系,找到创伤的源头,看见它、修复它,便可以重获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