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用一个东方学者观察西方的视角,客观理性地解读欧洲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16世纪初期德国特殊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从中总结出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背景和政治经济因素;然后描述了宗教改革家为进行改革而采用的策略、改革的过程,并对路德新教教义进行分析,涉及对宗教改革运动思想体系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作用的分析;本书还研究了普通人的大革命,包括发生在城市中的基督教社区宗教改革和发生在农村的德国农民战争——着重分析了普通人革命与德国宗教改革的关系。同时,本书涉及宗教改革时期社会的变迁,包括婚姻的世俗化、对禁欲主义的批判和新的教育制度的兴起。
作者简介
作者朱孝远,1954年生,浙江海宁人。曾在上海、北京、美国、德国等地学习历史学。1990年在美国俄勒冈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荣誉教授,清华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世纪中世纪史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世界文化史讲座教授。
主要出版的书籍有:《神法、公社和政府:德国农民战争的政治目标》、《史学的意蕴》、《近代欧洲的兴起》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引言 各种解释、存在的问题和新的推进
第一章 16世纪初期的德国社会
一 政治结构
二 城乡自治社区制度
三 社会变化和怨情陈述
四 宗教改革
第二章 宗教改革的过程
一 德国爆发宗教改革的政治经济原因
二 路德其人
三 宗教改革的过程
四 关于信仰和善功的争论
五 为改变命运而宗教改革
第三章 世俗秩序的重建
一 人的王国和神的王国
二 诸侯领地政府的兴起
三 世俗社会的去神圣化
四 路德是否拥戴极权政治的问题
第四章 人民的宗教改革
一 南部德国的社区危机
二 普通人的理想:基督教社区
三 基督教社区理想在南部德国的命运
第五章 德国农民战争
一 南部德国:农民革命的故乡
二 以士瓦本为中心的起义及其结局
三 法兰克尼亚地区的起义及其结局
四 萨克森和图林根的起义及其结局
五 德国农民战争的规模和军队编制
第六章 百姓共和国的理想
一 自治公社社区联盟
二 海尔高特的基督教公有社会
三 盖斯迈尔的《蒂罗尔宪章》
第七章 婚姻的世俗化与妇女地位
一 对禁欲主义的批判
二 新教婚姻制度的改革
三 新教婚姻改革的成效
第八章 宗教改革的传布与宗教宽容
一 茨温格利的宗教改革
二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三 宗教宽容政策
第九章 宗教改革对德国近代化的贡献
一 宗教改革与德国政治民主化的初现
二 乡土自治对农村经济的维护
三 宗教改革与德国的近代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宗教改革与德国近代化道路(朱孝远文集)是2019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孝远。
得书感谢您对《宗教改革与德国近代化道路(朱孝远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