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奏对日录老子注楞严经解(王安石全集第四册)

熙宁奏对日录老子注楞严经解(王安石全集第四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王安石全集》乃新时期古籍整理的重要成果,对宋代政治史、哲学史、文学史、学术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研究界而言,意义重大。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安石全集》的第四册,包含王安石所撰历史著作《熙宁奏对日录》和研究佛、道经典的著作《老子注》《楞严经解》。《熙宁奏对日录》以编年形式记录了王安石参与朝政的情况,可以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及各种宋人笔记相对照,是今人了解熙宁变法的重要资料。《老子注》和《楞严经解》亦是全面了解王安石思想的重要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盐阜岭(今江西抚州)人,是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实官至司空、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镇南军节度使,封荆国公。身后追赠为太傅,谥曰文。被后世尊称为王荆公、王文公。即使在名家辈出的北宋,王安石也称得上是时代巨子。

他在宋神宗支持下主导的“熙宁变法”,震古烁今、家喻户晓,是“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宏大的整体性政治改革。他的文章奇崛峭拔、谨严适用,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雅丽精绝、脱去流俗,自成“王荆公体”;词虽不多,以小令为主,一洗五代旧习,多为绝唱。

他深研经学,注经立说,开创了北宋后期居于官学地位的“荆公新学”。荆公学派与北宋五子开创的宋明理学并为巨峰,照耀千古。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熙寧奏對日録

整理説明

熙寧元年(戊申一〇六八年)

熙寧二年(己酉 一〇六九年)

熙寧三年(庚戌一〇七〇年)

熙寧四年(辛亥一〇七一年)

熙寧五年(壬子一〇七二年)

熙寧六年(癸丑一〇七三年)

熙寧七年(甲寅一〇七四年)

熙寧八年(乙卯一〇七五年)

熙寧九年(丙辰一〇七六年)

年月未詳者

老子注

整理説明

老子注 卷上 道經

老子注 卷下 德经

附録一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中與王安石老子注相關著作的目録

附録二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中收録王安石老子注相關著作提要

附録三 今人王安石老子注輯佚著作序跋匯録

楞嚴經解

整理説明

楞嚴經解 卷一

楞嚴經解 卷二

楞嚴經解 卷三

楞嚴經解 卷四

楞嚴經解 卷六

楞嚴經解 卷七

楞嚴經解 卷八

楞嚴經解 卷九

楞嚴經解 卷十

熙宁奏对日录老子注楞严经解(王安石全集第四册)是201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宋] 王安石。

得书感谢您对《熙宁奏对日录老子注楞严经解(王安石全集第四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系列:老子 电子书
本书又称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虽然只有五千余字,却富含哲理,充满智慧。
老子道文化研究(2019年第2辑) 电子书
本辑共收录了13篇文章,主要涉及老子与道家思想、道家文化研究、道家文本解读、道教与社会等方面内容。
建立新道家之尝试:从老子出发 电子书
本书从生存哲学维度诠释老子哲学,从道的高度借读生命存在,以建构新道家哲学。具体包括生命的本原、生命的本质、生命之路、生命之间、生命的超越、生命的归宿等内容。
中国伊斯兰先贤:马注思想研究 电子书
在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有“回族四大著作家”(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的说法。马注思想之所以值得重视和研究,完全与他出生于回族世家,自幼受儒学教育从而在融合伊斯兰与儒家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清真指南》堪称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当前,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的赛莱菲耶极其活跃。它在国际政治领域,已经产生了可见的危害;它在思想、文化、宗教领域的流传,人们同样不应低估它的严重影响。
《法言》今注今译(附导读) 电子书
《法言》被称为子书,是扬雄的代表作之一,遂使扬雄有“扬子”之称,历代研究成果甚多,但并未尽善尽美。《〈法言〉今注今译(附导读)》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2017资助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扬雄研究中心2018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2020出版资助项目。全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内容依托,博采历代众家研究之长,结合最新的扬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