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球化与中国发展

科技全球化与中国发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探讨科技全球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其趋势,研究科技全球化在中国的表现、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科技全球化的概念及理论基础、中国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环境与条件、科技资源的全球流动及配置机制、国家层面的科技合作与大科学国际合作、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技全球化、全球科技活动的产出分析及全球科技治理、科技全球化与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

作者薛澜,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1章 科技全球化概述

1.1 科技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1.1.1 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1.1.2 科技全球化的概念与特征

1.1.3 科技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1.2 新世纪以来科技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1.2.1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科技问题和挑战日益增多

1.2.2 不同行为主体的跨国科技活动不断拓展

1.2.3 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更为深远

1.2.4 全球性科技规则和议事制度对各国科技活动的影响逐渐加深

1.2.5 科技全球化促使全球发展格局不断演化

1.3 新形势下重新审视“科技全球化与中国发展”

1.3.1 参与科技全球化的全球环境变得更为复杂

1.3.2 新形势下科技与经济全球化相互关系的内涵发生了改变

1.3.3 世界各国对中国崛起和参与全球科技事务的态度与看法

1.3.4 加入WTO 10余年之后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科技发展的新方向

1.3.5 参与科技全球化过程涌现出的一些新问题亟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第2章 科技全球化的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创新理论与学习理论

2.1.1 创新与学习

2.1.2 开放式创新

2.1.3 创新国际化

2.1.4 海外研发的组织惯性

2.2 创新系统理论

2.2.1 创新系统的内涵

2.2.2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

2.2.3 全球化与国家内生能力积累

2.3 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3.1 科技资源配置理论

2.3.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4 科技全球化的动力机制

2.4.1 利润驱动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

2.4.2 学术驱动与科学研究全球化

2.4.3 危机驱动与全球科技治理

2.4.4 技术发展与知识生产全球化

2.4.5 政策、文化驱动与科技全球化

2.5 科技全球化的分析框架

2.5.1 科技全球化三个层面的分析视角

2.5.2 科技全球化下的国家科技发展模式综合分析框架

2.5.3 科技全球化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环境与条件

3.1 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化

3.1.1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简要回顾

3.1.2 中国参与科技全球化的国内经济环境与条件

3.2 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2.1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使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3.2.2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中国的核心战略

3.3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深化

3.3.1 稳步推进的中国科技体制改革

3.3.2 中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取得成效

3.3.3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

3.4 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政策不断完善

3.4.1 2006年以来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政策

3.4.2 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科技发展计划

3.4.3 推动中国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政策和措施

3.5 创新主体内生能力逐渐提升

3.5.1 科学技术知识的引进和个体学习

3.5.2 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的全球学习

3.5.3 企业的全球学习

参考文献

第4章 科技资源全球流动及配置机制

4.1 全球科技人才流动与中国发展

4.1.1 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现状

4.1.2 全球科技人才流动的成因、形式及影响

4.1.3 科技人才全球流动中的政策因素及各国主要策略

4.1.4 中国科技人才资源流动的现状与趋势

4.1.5 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科技人才战略

4.2 科技资金的全球流动与中国发展

4.2.1 科技资金跨国流动的现状与趋势

4.2.2 科技资金跨国流动的成因与配置机制

4.2.3 各国科技资金跨国流动的政策因素

4.2.4 中国科技资金全球流动的现状与趋势

4.2.5 推动我国更好吸收和使用国际科技资金的思路

4.3 知识的全球流动与中国发展

4.3.1 知识流动的概念和类型

4.3.2 知识全球流动的途径与影响因素

4.3.3 知识全球流动的配置机制与模式

4.3.4 知识全球流动对中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章 国家层面的科技合作与大科学国际合作

5.1 国际科技合作的动力与特点

5.1.1 国际科技合作的动力

5.1.2 国际科技合作的特点

5.2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计划

5.2.1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5.2.2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5.3 大科学的国际合作

5.3.1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大型强子对撞机

5.3.2 核聚变:国际热核试验反应堆计划(ITER)

5.3.3 生命科学领域Ⅰ:人类前沿科学计划

5.3.4 生命科学领域Ⅱ:后基因组计划

5.3.5 地学——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5.4 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

5.4.1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规划

5.4.2 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成就

5.4.3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5.5 中国的大科学国际合作

5.5.1 中国参与的国际大科学合作

5.5.2 中国启动的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

参考文献

第6章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

6.1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成因与特征

6.1.1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成因

6.1.2 研发国际化的主要表现

6.1.3 研发国际化的突出特征

6.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分析

6.2.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发展概况

6.2.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特征

6.2.3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趋势

6.3 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活动分析

6.3.1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历史演进

6.3.2 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历程、现状和特征

6.3.3 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驱动因素

6.3.4 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与全球学习

6.3.5 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技全球化

7.1 全球主要国家的高校参与科技全球化的情况

7.1.1 美国高校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

7.1.2 欧盟高校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

7.1.3 日本高校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

7.1.4 韩国高校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

7.1.5 俄罗斯高校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

7.1.6 印度高校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

7.2 中国高校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

7.2.1 中国高校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现状

7.2.2 中国高校国际合作发表科技期刊论文的特征

7.2.3 中国高校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申请

7.2.4 科技全球化对中国高校的影响

7.2.5 中国促进高校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管理体制

7.3 中国研究机构参与科技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

7.3.1 中国研究机构概况

7.3.2 研究机构国际合作发表科技期刊论文的特征

参考文献

第8章 全球化科技活动的产出分析

8.1 全球科技论文联合发表

8.1.1 全球范围内科技论文联合发表的现状

8.1.2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论文的数量分析

8.1.3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论文的影响力分析

8.1.4 国家层面的分析

8.2 全球专利活动

8.2.1 专利全球化表现与趋势

8.2.2 全球PCT专利申请情况

8.2.3 中国PCT专利申请情况

8.2.4 世界在中国的专利情况

8.2.5 中外专利合作与潜在互补性

8.3 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贸易

8.3.1 国际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的基本情况

8.3.2 中国与全球技术贸易基本情况

8.3.3 技术贸易在中国的发展机遇

8.3.4 中国国际技术贸易面临的挑战

8.4 高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

8.4.1 高技术产品定义

8.4.2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

8.4.3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8.4.4 提升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9章 全球科技治理

9.1 全球科技治理的背景与概念

9.1.1 全球治理概述

9.1.2 全球科技治理的内涵

9.2 全球科技活动的治理

9.2.1 科学共同体对全球性科技活动的治理

9.2.2 市场主体对全球性科技活动的治理

9.2.3 政府对全球性科技活动的治理

9.2.4 全球科技活动治理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9.3 全球性问题的科技治理

9.3.1 全球性问题与治理概述

9.3.2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治理概况

9.3.3 全球性问题科技治理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9.4 中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面临的挑战

9.4.1 标准制度对中国发展的挑战

9.4.2 专利制度对中国发展的挑战

9.4.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规则对中国发展的挑战

9.4.4 国际技术出口管制对中国发展的挑战

9.4.5 全球性问题的科技治理对中国发展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10章 科技全球化与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

10.1 全球发展趋势展望

10.1.1 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10.1.2 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10.1.3 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发展趋势

10.2 科技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10.2.1 科技全球化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

10.2.2 科技全球化促进中国科技教育与人力资源成长

10.2.3 科技全球化推动中国融入“全球产业创新链”

10.2.4 科技全球化促进中国经济科技体制改革

10.2.5 科技全球化有助于实现中国发展的全球共赢

10.3 中国科技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10.3.1 中国应当成为全球新知识的重要发源地

10.3.2 中国应当在重要的新兴产业领域进入世界前沿方阵

10.3.3 中国应当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10.4 中国科技发展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10.4.1 加速推动创新系统国际化进程,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0.4.2 在科技全球化过程中深化中国科技体制改革

10.4.3 在提高知识生产水平过程中为全球提供多方位的知识服务

10.4.4 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产业前沿扫除歧视性障碍

10.4.5 推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后记

科技全球化与中国发展是2015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薛澜 等。

得书感谢您对《科技全球化与中国发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能源与发展:全球化条件下的能源与环境政策 电子书
本书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对21世纪中国的能源政策选择进行了积极探索。
广东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8) 电子书
本书在对广东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总体分析和展望的基础上,重点对广东全省以及广州、深圳和东莞等广东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集聚地区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和专项整治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广东省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提高广东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整体发展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东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亦希望为全国其他地区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前沿科技发展报告(2018) 电子书
本书依据各位杰出青年学者的专长,介绍了近几年来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未来亟需开展的研究建议。内容涉及密码学基础理论、多功能密码算法、后量子密码、网络安全、物联网系统安全、物联网传输与终端安全、云计算安全、大数据隐私保护、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本书适合于所有从事网络安间安全领域的科研人员学习和研究。
布局(中国科技创新的道路与抉择) 电子书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创新的战略机遇期、关键技术的前瞻布局、改革释放创新潜能、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创新要素、创新实践启示。
科技与生活 电子书
本书分为科技、生活。主要内容包括:石油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吗;海洋能源是什么;太阳能有什么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