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影响一代人的“革命之鹰”“红色罗莎”的思想蜕变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人物罗莎·卢森堡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她积极参与的三场理论论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

罗莎·卢森堡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三场论争分别围绕德国资本主义的新趋势和社会民主党的新任务、德国群众罢工的领导权和储备金问题、俄国实现革命的道路和策略问题,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本书通过对比分析德国革命失败和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关注所论及人物的思想与其面临的形势之间的关系,重新评价卢森堡的思想遗产及其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马嘉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学士,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国际社会史研究所(IISH)博士后出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思想史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导论

第一章 改良还是革命

第一节 改良主义的兴起:论争背景

第二节 罗莎·卢森堡的首演

第三节 其他批评者:帕尔乌斯、普列汉诺夫和考茨基

第四节 围绕伯恩施坦主义的论争

第二章 疲劳还是斗争

第一节 激荡的1905年

第二节 耶拿与曼海姆代表大会(1905—1906)

第三节 《群众罢工、党和工会》(1906)

第四节 中派与左派的分手

第三章 民主还是专政

第一节 论争背景:俄国与德国的国情

第二节 有关政党组织原则的论争

第三节 有关民族自决的论争

第四节 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论争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形势、任务与判断

第二节 1917年俄国革命和1918年德国革命

第三节 卢森堡之死

第四节 卢森堡的思想遗产

参考文献

后记

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是2024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嘉鸿。

得书感谢您对《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理性的彰显:批判性思维旨要 电子书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批判性思维界定;理性: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与旨归;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良好习惯;理解与陈述;论据与评估;反思与解释;修正与建构;彰显理性,获得智慧美德。
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电子书
本书系统地提出了一种探索辩证法理论的新思路。
什么是批判 电子书
本书集合了与批判理论相关的一流学者对此问题的思考,不仅包含耶吉等新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主张,而且还包括解释学、后结构主义等学派的批评反思。
变动不居的星丛:阿多诺音乐哲学批判 电子书
本书把欧洲近350年音乐的发展置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通过对欧洲近代资产阶级社会350年音乐文明的历史考察,通过社会中介对资本同一性进行批判,对欧洲历史进程中沉淀的音乐进行社会解码,借以反对资产阶级社会自然法观念,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也有一个发生、发展与消亡的历史过程,通过对艺术自治与他治的关系探索,从而为社会变革提出理论说明。
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 电子书
立足于李泽厚先生的观点,认为西方是两个世界,中国是一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