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显影:英国文化主义研究

文化的显影:英国文化主义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挖掘英国文化主义研究命题和传统。

内容简介

《红湖人文学科丛书·文化的显影:英国文化主义研究》以知识社会学为方法论,综合运用卡尔·曼海姆有关“知识社会学”的构想、米歇尔·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反思新自由主义背景下文化研究遭遇的挑战为切入点,以最具英国本土特色的文化主义思想传统与研究范式为考察对象,以重估“文化”的位置为核心问题意识,旨在结合英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探析文化主义传统的具体指向与关键思想,把握大众社会在英国的形成、英文研究的兴起、新左派运动、战后英国成人教育以及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取向等重要的社会和理论命题,追问文化主义传统与范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探询文化主义研究范式浮现的历史语境与现实意义,突显其间纵横交错的思想论争与派系交锋,将一些被置换的重要论题再度挖掘呈现。

作者简介

邹赞,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新疆大学人文学院。$$$$$邹赞,1979年出生,湖南衡阳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站博士后。曾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交流访问。现担任新疆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新疆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一等资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博士后资助、教育厅课题1项,校级课题4项。论著有《思想的踪迹:当代中国文化研究访谈录》、《电影研究关键词》(合译)、《民族叙述:文化认同、记忆与建构》(合著)等。在《国外文学》、《跨文化对话》、《文艺争鸣》、《当代电影》、《中国图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红湖人文学科丛书”编委会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重估“文化”的位置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方法论:知识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的相遇

第一章 “文化—文明”传统的两条脉络

第一节 “文化”的斯芬克斯之谜

第二节 “文化—文明”与德国文化民族主义

第三节 影响的个案:哈曼与柯勒律治

第四节 功利主义与英国“文化—文明”传统

第二章 大众社会理论与英国文化主义的源起

第一节 大众社会与大众社会理论

第二节 大众社会在英国的形成

第三节 批判大众社会:从马修·阿诺德到F.R.利维斯

第四节 走向“左翼文化主义”

第三章 马修·阿诺德与英国文化主义传统

第一节 马修·阿诺德的“多副面孔”

第二节 马修·阿诺德:葛兰西意义上的“有机知识分子”

第三节 “转折的年代”与人文精神危机

第四节 马修·阿诺德:一位有机知识分子的文化观

第五节 阿诺德与通俗/大众文化:一种别样视角

第四章 “英文研究”的兴起与利维斯主义

第一节 “英文研究”的兴起与英国文学批评的机制化

第二节 F.R.利维斯与利维斯主义: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的叉合

第三节 F.R.利维斯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四节 超越文化精英主义

第五章 文化如何显影:“第三条道路”与英国新左派的文化政治学

第一节 图绘战后初期英国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 “第三条道路”与英国新左派的文化政治学

第三节 战后成人教育与英国文化研究

第六章 英国文化主义:范式转型与思想论争

第一节 理查德·霍加特与工人阶级文化

第二节 雷蒙德·威廉姆斯与“文化革命”

第三节 文化主义:范式与论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文化的显影:英国文化主义研究是2014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邹赞。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的显影:英国文化主义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西方文化与东亚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学等文化、文学理论,依据西方文化与东亚现代文学关系的翔实史料,在世界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广阔视域下,论述西方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阐述西方文化在东亚各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西方文化影响下东亚各国对西方文化认同心理的形成以及东亚各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分析西方文化、文学对东亚各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思想的长河:文化与人生·京师学术随笔 电子书
这是一本哲学随笔,通俗的笔调,寓哲学智慧于日常生活之中。
性别视角下的天津文学与当代文化 电子书
本书以地域文学作品与当代文化现象为媒介,对性别理论进行了现实呈现。书中首先对女性主义的产生,以及黑人女性主义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进行了解读和阐释,是因为最初的女性主义思潮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与中国女性的处境有颇多相似之处;其次,从性别理论视角对天津这一地域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性别理论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一些与性别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展现了诸多现象中所包含的性别矛盾。
文学与大众文化导论 电子书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确立健全的文学观与大众文化观,获得看待文学与大众文化问题的视角、方法和价值立场。通过“鉴赏式分析”和“表征式分析”,深入到文学经典、文体与文学创作、审美阅读与文学鉴赏、文学阐释与文本解读、通俗小说与大众传媒、影视文化与文学、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视觉文化等问题之中,呈现了文学与大众文化的种种面向。
文化寿州丛书·文润寿春 电子书
本书是“文化寿州丛书”的一种,是一本对寿县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集。该书通过对寿县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研究,将产生于寿县的各类文化遗产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性的梳理、分析、考证其产生于此地的自然原因、人文条件、历史背景等,既有助于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又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本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史料性书籍,具有良好的出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