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致病机制:分子与细胞水平研究

细菌致病机制:分子与细胞水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介绍细菌病的种类,不同类型种类的发病机理,细菌病的预防策略。可供医学、兽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刘永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岗位专家,中非合作项目中方专家,专著一部,译著一本,参编图书多部。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途径

第1章 研究细菌致病机制的动物模型

摘要

前言

1.1哺乳动物感染模型

1.2非哺乳类脊椎动物感染模型:斑马鱼

1.3脊椎动物感染模型:秀丽隐杆线虫和其他线虫

1.4大蜡螟(和其他昆虫的幼虫)

1.5果蝇

1.6植物感染模型

1.7细胞感染模型

参考文献

第2章 鉴定细菌致病基因的策略

摘要

前言

2.1利用突变的方法鉴定细菌的毒力基因

2.2通过在宿主中选择性表达鉴定细菌的毒力基因

2.3依据功能鉴定效应蛋白的途径

2.4通过比较基因组学鉴别毒力因子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细菌致病有关的基因决定簇

摘要

3.1细菌的致病性及细菌—宿主的相互作用

3.2编码细菌致病相关基因簇的大的基因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细菌与宿主细胞表面和胞外基质的黏附作用

第4章 菌毛黏附素:“stalk”上的黏附分子

摘要

前言

4.1革兰氏阴性菌菌毛

4.2革兰氏阳性菌菌毛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非菌毛黏附素

摘要

5.1细菌黏附至宿主组织

5.2革兰氏阴性菌的非菌毛黏附素

5.3革兰氏阳性菌的非菌毛黏附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物被膜:微生物群体的秘密故事

摘要

前言

6.1生物被膜的“发育”过程及其特定的遗传程序

6.2参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

6.3革兰氏阳性菌的菌毛

6.4细菌分泌的因子

6.5生物被膜的多样性

6.6生物被膜:抵抗侵袭的屏障

6.7生物社会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细菌毒素对宿主的毒性

第7章 损害细胞膜的毒素:实例及其分子特征

摘要

前言

背景

7.1膜损伤毒素的功能分类

7.2穿孔毒素的分类和分子特征

7.3革兰氏阳性菌分泌的溶细胞毒素

7.4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穿孔毒素家族

7.5穿孔毒素与其他溶细胞毒素的膜损伤对生物学和药理学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第8章 作用细胞内靶标的毒素——是敌人还是朋友?

摘要

前言

8.1毒素受体和A—B毒素的概念

8.2毒素的内化

8.3毒素在细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8.4细菌毒素的有益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细菌入侵细胞

第9章 细菌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

摘要

前言

9.1拉链机制

9.2触发机制

9.3参与细菌入侵的内吞作用机制

9.4自噬:信息和观点

致谢

参考文献

第10章 细菌在囊泡中的生活周期

摘要

前言

10.1细胞内的区室及膜转运的调控

10.2细菌适应囊泡内生活

10.3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0.4细菌与宿主细胞骨架的相互作用

10.5感应环境

10.6囊泡并非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限制细胞凋亡和细胞免疫的其他机制

10.7细菌从囊泡中逃逸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 细菌在细胞质中的生活周期

摘要

11.1逃离囊泡

11.2细菌可利用宿主的肌动蛋白在细胞内和细胞间运动

11.3可干扰基于肌动蛋白细菌运动的细胞骨架成分:微管和隔膜蛋白

11.4细菌在细胞质中的复制

11.5细菌与宿主防御系统的相互作用

11.6细菌感染过程中的细胞应答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细菌对宿主防御系统的免疫逃避机制

第12章 细菌对宿主营养物质的利用:以铁离子的利用为例

摘要

前言

12.1嗜铁素(Siderphores)——小分子分泌铁载体

12.2大肠杆菌的铁载体转运系统

12.3致病菌的铁运输系统

12.4转铁蛋白和乳铁蛋白

12.5血红素和血红素蛋白利用系统

12.6其他铁转运体

12.7铁元素的输出

12.8铁元素摄取的调控

12.9双组分组氨酸激酶反应调节因子

12.10宿主保留铁的策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13章 细菌逃避补体系统

摘要

13.1血清杀菌活性——补体系统概述

13.2补体系统的调节

13.3补体系统的功能

13.4细菌逃避补体的机制

13.5补体衍生的趋化因子形成和功能的干扰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4章 细菌对抗菌肽的抗性

摘要

前言

14.1对抗菌肽的抗性

14.2细菌如何抵抗宿主防御肽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5章 细菌诱导宿主细胞死亡

摘要

前言

15.1细菌与宿主细胞死亡

15.2非免疫细胞的凋亡

15.3中性粒细胞与宿主的天然防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细菌致病机制:分子与细胞水平研究是2014年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细菌致病机制:分子与细胞水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甘肃省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布局与网络建设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甘肃省自然社会环境及森林资源、甘肃省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网络站点布局、监测指标与方法。
旱作区主要农作物模式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安定区自然概况,整理了近年来在农技推广方面的试验研究,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模式化栽培技术,收集了有关马铃薯、玉米等方面的论文。
福建笋用竹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福建省笋用竹的出笋期、笋味、营养成分、应用情况及推广前景等进行系统调查研究,提出笋用竹周年供笋模式。全书内容丰富,图片资料翔实,重点突出,集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可读性强。本书的出版,不仅对福建地区竹笋产业的研究和应用起促进作用,对其他地区的竹业发展也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淤地坝试验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统阐述了淤地坝试验研究的发展概况,全面总结了淤地坝基础研究、规划与设计、施工技术、新技术与新材料、运行管理与坝地利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等。
团体特征与灌溉自组织治理研究:基于三个灌溉系统的制度分析 电子书
本书所研究问题属于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理论的探讨,回应了团体特征与公共池塘资源自组织治理关系的理论争论。本书采用多案例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对福建省上杭县的三个灌溉系统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归纳出灌溉共同体、关联性灌溉团体和分裂化灌溉团体三种团体类型,并提出“道德问责”的核心概念来解释自组织治理的行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