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揭开千年古易的神秘面纱,还原中国数学史的开篇文献。
内容简介
中国易学以源远流长、深奥玄妙著称,普通人难以窥其藩篱。然而,在历史的深处,中华文明曙光初露之时,新石器时代青墩遗址的麋鹿角上,已有卦画的影子。这些远早于甲骨文的符号,到底是易卦的初始符号,还是原始文字,抑或是古老的数字?八卦之中除了易象易理,还藏有什么玄机?请看《古易钩沉》。
作者简介
作者陈少彤,1935年生于通辽。1964—1968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并自修古汉语,研读黑格尔哲学。1980年加入内蒙古社科院哲学史研究会,研究蒙古族哲学史,承担元代保巴易学著作课题。
出版有《周易原旨·易源奥义》(中华书局,2009)等,主要论文有《<易源奥义>一书的哲学思想》《保巴及其著作中的哲学思想》《保巴生平著作及哲学思想》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伏羲八卦符号体系计数破译
1.二进制符号计数法
2.八个符号数字
3.三元数组
4.筹算符号二进制三位数、八进制一位数计数表
第二章 六十四卦符号体系计数破译
1.八进制符号数字计数法
2.二进制六位数与八进制两位数符号数字计数
第三章 六十四卦符号数字计数推理演绎
1.六十四卦符号数字、八进制两位数符号数字计数表
2.演绎八进制三位数符号数字计数表
3.演绎八进制四位数符号数字计数表
4.演绎八进制五位数符号数字计数简表
第四章 中国数系
1.二进制计数
2.八进制计数
3.十进制计数
4.六十四进制计数
5.电子计算机计数
第五章 中国数系的特征
1.基数与首项
2.二元符号,三元数组
3.基数与进位制的关系
4.计数与数位的关系
5.进位逻辑
6.独立计数
第六章 中国数系的产生和应用
1.二进制、八进制计数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
2.二进制、八进制计数在度量衡中的应用
3.二进制、八进制计数在数学中的应用
4.中国数系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附录一 伏羲易图
1.伏羲八卦次序图
2.伏羲八卦方位图
3.六十四卦次序图
4.六十四卦方位图
附录二 古代符号数字图表
后记
古易钩沉是2016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少彤。
得书感谢您对《古易钩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