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哲学好书。中山大学教授作品。从切实的问题,带你审视哲学史,了解先哲思想。
内容简介
在《知识之锚》中,作者做了三件事:其一,沿着从弗雷格到前、后期维特根斯坦的顺序,在刻画他们关于知识与逻辑的哲学思想之主要方面的同时,勾勒出一条通向一种维特根斯坦式先验哲学的思想脉络;其二,分析康德式先验哲学处理怀疑论问题的策略,在此基础上,论证维特根斯坦式先验哲学在避免康德策略的困难的同时,充分发展了后者应对怀疑论的潜力;其三,在维特根斯坦式先验哲学的基础上,给出一种比德罗斯版本的语境主义知识论更好的语境主义知识论。不同于专门的哲学史研究,本书尝试带着哲学的问题取向审视哲学史,从而公正地对待先哲的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黄敏,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论、早期分析哲学、科学哲学、数学哲学、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著有《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文本疏义》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
序言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知识与语境
1.应对怀疑论的一般策略
2.语境主义知识论的基本特征
3.语境主义知识论的基础难题
第二章 弗雷格与语境原则
1.什么是语境原则?
2.真这个概念
3.函项结构
4.从涵义到指称
5.柏拉图主义
6.语境定义
7.范畴
8.弗雷格式实在论的融贯性
9.句法
10.逻辑分析
11.从逻辑到知识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真、思想与实在
1.弗雷格论真与思想
2.否定与真
3.涵义与判断行为
第四章 整体论原则
1.历史回顾:布莱德雷、罗素与维特根斯坦论关系
1.1 布莱德雷
1.2 罗素
1.3 维特根斯坦
2.整体论原则
3.概念与可能性
4.表征与使用
5.思想结构
第五章 先验哲学
1.休谟论观念与因果关系
2.康德的反怀疑论策略
3.先验论证与表征
4.表征与先验唯心论
5.先验性与规范性
6.抛弃经验
第六章 概念分析
1.分析性[1]
2.显示
3.阐明
4.逻辑句法与用法描述
5.附言:从《逻辑哲学论》到《哲学研究》
6.家族相似
第七章 信念与知识归属
1.克里普克怀疑论
2.怀疑论的“解决”
3.维特根斯坦论规范性
4.“私人语言论证”与语义内容
5.实践知识
6.盖希尔问题:Knowing-how与命题知识
第八章 语境主义知识论
1.先验论证:从语境原则到语境主义原则
2.常识观点
3.语境敏感性
4.知识与实在
参考文献
索引
知识之锚是201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敏。
得书感谢您对《知识之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