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上下)

悲惨世界(上下):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悲惨世界》

语文新课标必读名著,被誉为“人性向善的精神史诗”。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派文豪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不朽之作。

  一部能代表雨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皇皇巨著。

  一部气势恢宏的“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更多相关产品请点击:

《海底两万里(套装上下册)》

《绿山墙的安妮》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昆虫记(套装共2册)》

《人类群星闪耀时》

《童年》

《雾都孤儿(套装上下册)》

《格列佛游记》

《了不起的盖茨比》

《悲惨世界(套装上下册)》

内容简介

  《悲惨世界》是《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之一,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

  主要讲:冉·阿让因饥饿偷取了一块面包而入狱,出狱后又偷盗主教的银器,因受到主教的感化而从善,改名马德兰,兴办工业,救济穷人。后被选举为市长,却被新任警长沙威认出。为解救被误认为冉·阿让的无辜者,主动自首而再度被捕。出狱后收养了死去女工芳汀的女儿珂赛特。珂赛特长大后与贵族青年马里尤斯相恋,马里尤斯赴巴黎参加起义,冉·阿让为成全二人,亲赴战场寻找马里尤斯,却恰好碰见起义军将要处决被俘的沙威。冉阿让以德报怨,放走沙威。沙威受到感化,投水自尽。后起义失败,冉·阿让冒险救出受伤的马里尤斯,在成全他与珂赛特的婚事后死去。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其文学创作有诗歌、小说、戏剧、政论、散文随笔以及文学评论,卷帙浩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及《九三年》等。

章节目录

第一部 芳汀 / 001

第一卷 沉沦 / 002

第二卷 一八一七年 / 050

第三卷 寄放,有时便是断送 / 062

第四卷 下坡路 / 072

第五卷 沙威 / 100

第六卷 尚马秋案件 / 105

第七卷 祸及 / 114

第二部 珂赛特 / 123

第一卷 奥里翁战舰 / 124

第二卷 履行对死者的诺言 / 129

第三卷 戈尔博老屋 / 140

第四卷 夜猎狗群寂无声 / 146

第五卷 墓地来者不拒 / 169

第三部 马吕斯 / 199

第一卷 大绅士 / 200

第二卷 外祖和外孙 / 203

第三卷 苦难的妙处 / 217

第四卷 双星会 / 223

第五卷 坏穷人 / 238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待史诗 / 271

第一卷 爱波妮 / 272

第二卷 普吕梅街的宅院 / 278

第三卷 结局不像开端 / 287

第四卷 销魂与忧伤 / 296

第五卷 他们去哪里 / 306

第六卷 一八三二年六月五日 / 310

第七卷 马吕斯走进黑暗 / 322

第八卷 绝望的壮举 / 326

第九卷 武人街 / 338

第五部 冉·阿让 / 347

第一卷 四堵墙中的战争 / 348

第二卷 出污泥而不染 / 381

第三卷 沙威出了轨 / 413

第四卷 祖孙俩 / 419

第五卷 不眠之夜 / 427

第六卷 最后一口苦酒 / 430

第七卷 人生苦短暮晚时 / 440

第八卷 最终的黑暗,最终的曙光 / 448

悲惨世界(上下)是2015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法]维克多·雨果。

得书感谢您对《悲惨世界(上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学好数学并不难(几何卷) 电子书
IT爸爸写给孩子的数学书,开启数学的探索之旅 用故事解释数学思想,用案例引入数学知识,用生活讲解数学应用。
章开沅口述自传 电子书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自传。
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运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分析中国传统家族组织的动态理论模型。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电子书
希腊英雄的史诗,通往西方文学与艺术殿堂的桥梁。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版) 电子书
本书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启发孩子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比如为什么细瓷器比陶器更好呢?多穿几件衣服为什么更保暖呢?衣服为什么不具有保暖功能呢?原子核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些小问题吸引着读者深思,给人以启迪。 一、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 二、内容丰富。涵盖诸多领域,比如屋内旅行、微观世界、灯的来历等,给了读者以严谨、科学的指导,获得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 三、深入浅出地问答。以“为什么”的形式提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予以巧妙回答,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而浅近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