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精要

医学人文精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囊括目前医学人文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集众多学科领域的专家编撰而成的一部大书。

内容简介

本书的特色在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像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这样的学院学科力量之强开设了如此全的研究与教学系列,目前中国以及世界也没有一本能够把以上的学科综合起来的巨著,从而形成一个综合的领域的交叉(边缘)科学。

这门学科是医生(我国已有200万注册的医师)和医学生(众多的不同专业与方向)所需要的职业精神的必备知识与继续教育的应学内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医学人文概论:追寻医学的人文价值

第一节 概述

一、医学人文的概念

二、医学人文的内容

三、医学人文的任务

第二节 医学人文的历史

一、医学人文的传统

二、医学人文学科的兴起

三、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医学人文的现状与前景

一、医学人文传统的断裂

二、医学的新问题

三、医学人文的前景与挑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医学哲学:医学的精神建构与价值反思

第一节 引言

一、哲学是智慧之学

二、哲学是价值之学

三、哲学是反思(否思)之学

四、哲学还是一种特定的修辞范式,以及思考、批评与书写的类型

第二节 医学哲学的核心观点

一、生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二、对生命的神圣感与敬畏感

三、疾苦感受的意向性

四、医学的不确定性

五、诊疗活动的艺术性

第三节 医学的哲学隐喻

一、“柏拉图囚徒”

二、“病入膏肓”

三、“芝诺悖论”

四、“盲人摸象”

五、“醉拳平衡”

六、“拉锁卡住了”

七、“老虎机与破试管”

第四节 医学哲学的基本范畴

一、生命与生物(物理化的生物)之别

二、医学的科学与人学之辩

三、医疗的技术与人性之辩

四、医生职业生涯中理性与经验、理性与良知的冲撞

第五节 医学哲学的前沿话题

一、医学模式的演进趋势与奇点谋变

二、基因组学的哲学寻根

三、转化医学的哲学审视

四、循证医学的哲学基础

五、叙事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六节 临床大夫如何与哲学结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与医学人文

第一节 生命伦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一、生命伦理学在美国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生命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生命伦理学与医学人文的关系

一、生命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医学人文学科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三、生命伦理学和医学人文在医学教育中的职能

第三节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一、不伤害原则

二、行善原则

三、尊重自主的原则

四、公正原则

小结: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第四节 生命伦理学主要关注的问题领域

一、人工流产的伦理问题

二、辅助生育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三、器官移植

四、安乐死问题

五、科研伦理问题

第五节 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多学科交叉法

二、案例分析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维护人类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的生命力

一、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

二、人类医学观念的演化

三、医学心理学的丰富内涵

四、观念的转变与引导

五、历史的回顾与演变

第二节 人类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心理健康的观念

二、心理健康运动的回顾

三、心理健康标准的探索

四、人口质量与优生

五、胎教的新方法

六、儿童心理卫生

七、青少年心理卫生

八、中年心理卫生

九、老年心理卫生

第三节 人类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二、输入部分——心理应激源

三、心理中介机制——对应激源的觉察与评价

四、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

五、心理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

六、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七、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八、心理应激的调节与应对

九、情绪心理健康的保持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医学史:医学发展的历史见证

第一节 怎样定义医学史

一、什么是科学

二、什么是医学

三、什么是医学史

第二节 医学史的分类

一、医学史的分类

二、怎样学习医学史

第三节 怎样研究医学史

一、储备多学科知识

二、掌握辩证分析的哲学方法

三、力争收集完备的史料

四、做一些必要的实地考察

五、重视中国近现代的医学研究

第四节 医学史的历史

一、医学史的开端

二、渐成体系的医学史研究

三、医史学科建制化的完成

四、医学史研究的变迁

第五节 重要的世界医学史资源

一、世界医学史参考书

二、重要的医学史期刊

三、重要的医学史网站

四、重要的医学史博物馆

五、中国的医学史研究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医事法学:患者权利保护是永远的核心话题

第一节 医事法学概述

一、医事法学的概念

二、医事法学的研究对象

三、医事法学的特征

四、医事法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五、我国医事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一、患者的人格权

二、患者的身份权

三、患者的义务

第三节 医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医师的权利

二、医师的义务

第四节 知情同意与违法阻却事由

一、知情同意

二、无因管理与职务行为

三、职务行为

四、其他常见医疗阻却违法理由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医学社会学:全球健康与国际卫生

第一节 医学社会学发展简史

一、医学社会学的含义

二、文献计量

三、医学社会学主要学术组织

四、书籍(Ellen Kuhlmann,2011;亚马逊网,2012;有路网,2012)

五、期刊

六、医学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地区

七、美国大学的医学社会学专业发展情况(美国社会学协会网站,2011)

八、结论与启示

第二节 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生活环境的恶化

一、酸雨、强紫外线、臭氧洞扩大、全球变暖的危害

二、荒漠化

三、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第三节 “预防为主”方针的制定与落实的现状

一、“看病难,看病贵”是重要现实问题

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医疗改革,恰恰忽略了“预防”的部分

第四节 基础医学的进步而医学模式的变化

一、个性化健康服务带来的社会歧视问题

二、个性化健康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三、个性化健康服务市场监管问题

第五节 健康指标多元化发展

一、天花:人类的瘢痕

二、脊髓灰质炎:曾经数万儿童心中的痛

三、麻风病:肢体致畸的传染病

四、麦地那龙线虫病:昔日的“空谷仓病”

第六节 疾病谱的变化与认识发展

一、老的疾病有待攻克

二、新的疾病不断涌现

三、死灰复燃的疾病

四、健康倡导与促进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健康传播:医学与公众理解

第一节 健康传播的定义与概念群辨析

一、定义

二、概念厘定与关系辨析

第二节 科学败给江湖的怪现象及其原因

一、当下流行的四种健康传播

二、无奈的结局:科学败给迷信,败给江湖

三、出路与反思

第三节 直面医学中的现代性“魔咒”

一、当代医学面临着媒介社会的激烈冲撞

二、媒介的“哈哈镜效应”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扭曲

三、当代医学的基本景观是医学的生活化

四、重新审视健康传播与医学传播的价值旨归

第四节 健康传播与中国新医改推进

一、健康传播如何牵引新医改

二、社会的健康意识存在较大的分歧,需要重新定位与解读

三、医患双方的鸿沟可能通过沟通与教育来填平

第五节 网络社会中的健康传播

一、医学界必须深入探究网络社会的特质,它与健康传播的关系

二、健康传播的经典路径

第六节 开辟医学人文新路径的健康传播学科

一、通过传播实践重新审视、定义医学

二、由健康传播重审医学的职业本质——超越客观性崇拜

三、由健康传播重审医学的职业本质——超越专业性危机

四、由健康传播重审医学的职业本质——超越知识论

第七节 当代健康传播的主题与行动

一、全球控烟行动

二、高危疾病的社会防控

三、突发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期传播与社会防控

四、“红丝带”行动

五、医学价值选择之辩

六、健康传播的本土话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医学美学:绽放生命活力之美

第一节 医学美学概述

一、什么是医学美学

二、医学美学的产生

三、医学美学的基本任务与目的

第二节 医学美感经验

一、美感经验及其特征

二、医学美感(经验)

三、医学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第三节 医学理论与技术中的美学神韵

一、医学科学美

二、医学技术美

第四节 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塑造

一、“仁心”是医务人员重要的内在美

二、医务人员的“仁术”

三、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

第五节 医学审美教育

一、医学审美教育

二、医学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医学审美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文学与医学: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

第一节 文学与医学的发生发展史

一、医学人文学科的兴起

二、文学进入医学教育

三、文学与医学的诞生

四、文学与医学的专业化进程

五、对文学与医学的认同

六、转向叙事医学

第二节 文学与医学的研究内容

一、为什么是“文学与医学”?——文学与医学教育

二、疾病的隐喻

三、医生的形象

四、医生作家或诗人

五、文学疗法

六、病历作为叙事文本

七、疾病叙事

八、叙事与健康

九、医生叙事

十、叙事伦理

第三节 文学与医学的经典作品

一、《弗兰肯斯坦》(出版于1818年,作者玛丽·雪莱,英国)

二、《伊凡·伊里奇之死》(出版于1886年,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三、《变形记》(出版于1915年,作者弗朗兹·卡夫卡,捷克)

四、《阿罗史密斯》(出版于1925年,作者辛克莱·刘易斯,美国,获诺贝尔文学奖)

五、《鼠疫》(出版于1947年,作者艾尔伯特·加缪,法国,获诺贝尔文学奖)

六、《飞越疯人院》(出版于1962年,作者肯·凯西,美国)

七、《上帝之殿》(出版于1978年,作者赛缪尔·山姆,美国)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医学人类学:医学人类学与身体生命

第一节 医学人类学概述

一、生物或体质人类学

二、批判性医学人类学

三、医学的文化人类学

第二节 医学人类学发展沿革

一、人类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性质

二、田野调查

三、历史回溯

四、二战后去殖民化浪潮的影响

五、转向自身社会

六、小结:二战后的历史回溯

第三节 医学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一、医疗实践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二、医疗实践还包括许多在正式医疗体制之外的活动

三、病人的经验,或者说主体性,与理解医生的知识同等重要

四、相对主义

五、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反思,比如“身体”、“疾病”

第四节 中国的医学人类学

一、加深与公共卫生研究的密切合作

二、拓展对我国医学多样化的人类学考察

三、为医学人文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五节 医学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可能取得的一些社会目标

一、医疗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病人的需要、愿望及行为

二、为医疗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好的基础

三、更好地理解人类生命力

四、更好地理解并欣赏生物医学之外的其他医学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医务社会工作:播撒人性的关怀

第一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内容

一、社会工作

二、医务社会工作

三、医务社会工作与医学人文关怀

第二节 医务社工的工作范围与内容

一、医务社工的工作范围

二、医务社工的工作内容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开展

一、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与意义

一、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机构、家庭与社区中发挥的作用

二、医务社会工作在当代医疗体系中的意义

第五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

第六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程序和工作方法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法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其他服务方式

第七节 目前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国家宏观制度与政策层面的限制

二、社会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低

三、医疗机构自身条件的限制

四、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使用、待遇、评价问题突出

第八节 几种医务社工的发展模式

一、以上海东方医院为代表的社工服务模式

二、政府购买服务的深圳医务社工的实践

三、以志愿者服务为主体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医务社工服务

参考文献

医学人文精要是201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胡佩诚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医学人文精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离心训练精要 电子书
T.
《离心训练精要》是第1本用离心的抗阻训练方式进行训练实践指导的专著,这种训练方式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凭借基于实证的研究以及易于结合到训练课程的方式,离心训练所提供的较强的运动强度有利于个人突破运动瓶颈,提升肌肉力量、耐力和爆发力。通过离心训练,体能专业人士和健身教练可以帮助客户改善新陈代谢、管理体重,以及促进损伤的康复。《离心训练精要》阐述了生理学机制,介绍了练习方法以案例模板,并借此将离心训
Unity Shader 入门精要 电子书
本书适合Unity初学者、游戏开发者、程序员,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用书,以及培训学校的培训教材。
工业4.0实践精要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工业4.0的技术、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深度分析了工业4.0技术如何融合到设计、生产、营销和销售、服务等业务流程,及其带来的颠覆性的场景革命。
中医男科诊疗精要 电子书
《中医男科诊疗精要》一书系统介绍了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遗精、早泄、不射精症、弱精子症、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等20种常见的男科疾病诊疗精要。病证的介绍主要是采用以西医病名为主结合中医病名辨证的编写体例。每一病证的论述首先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对该病证的概念加以介绍,然后从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调摄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此外,还介绍了中医男科常用中药与方剂。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旨在帮助广
尿路结石诊疗精要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讲解了泌尿系统的解剖与发育、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泌尿系统结石的分类、辅助检查、代谢评估、治疗及预防,详述了结石与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结石、妊娠合并尿路结石、儿童尿路结石及其治疗。在治疗方法方面除了传统治疗方法外,重点介绍了腔镜治疗技术的应用。本书由来自临床及教学一线的泌尿外科专家们编写,重点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进展,内容紧密结合临床,文字简明,形式新颖。本书对各种不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