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陆德泉、朱健刚编著的《反思参与式发展--发展人类学前沿》是贫困发展与减贫丛书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中“参与与发展:发展人类学的前沿”分会论文集。随着“参与式发展”日益成为发展人类学理论和地方社会发展实践中的主流话语,如何打破发展工作者与发展工作研究者之间的鸿沟,建立学术研究的知识建构过程与发展介入的行动过程的衔接,协助发展工作者和研究者打破各自场域的惯性和束缚,成为当前反思参与式发展的重要命题。我们致力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发展与保护的统一,致力于推动参与式发展的本土化。本论文集正是这一“知识-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社会建构过程的展现。
作者简介
作者陆德泉,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中心项目统筹主任,臻善社会评价评估中心董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发展人类学:架起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桥梁(代序)
缘起
从现代化理论到后发展解构,下一步应该干什么?
参与性发展在中国的反思
社区发展的反思
社会性别视角对发展工作的反思
少数民族视角下的发展工作
发展项目逻辑与小农逻辑的矛盾
发展工作研究者与实践者的结合
知识的逻辑与行动的逻辑
发展工作研究者与实践者合作模式的重新思考
中国的“发展”和“发展干预”研究:一个批评性的评述
导言
一 贫困:中国的技术——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模式之间的虚假“对话”
三 生态保护与环境
四 结论
少数民族视角的发展观与发展援助
一 民族地区扶贫及发展干预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二 主体性与少数民族视角的发展观
三 援助少数民族发展的基本原则
社会性别平等诉求挑战发展神话
一 中国的状况:从社会主义的历史到全球化的冲击
二 用社会性别意识和分析方法审视农村发展项目中的经验
三 并非结束的结论
农村社区发展:讨论与实践
外部干预下的农村社区发展
农村社区的传统与重构
社区建设问题的讨论
良美村的桑蚕种养业:基于微观家庭生计的人类学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蚕桑种养业的微观分析
三 市场化的困境
五 结语
尺度、适应性与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对甘肃省三个社区发展项目的个案研究
一 引言
二 对“社区”概念的重新理解
三 民勤案例:两种“运行机制”的冲突
四 漳县案例:来自技术和市场的障碍
五 安定区案例:退耕还林政策参与式评估实践
六 结论
农民的组织化参与与贫困农村社区的发展:以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为例
一 农村基层组织研究回顾
二 社区主导型发展项目的组织及其运作
三 项目组织与两委的关系
四 结论
灾后文化启动与保护:边远贫困少数民族村落灾后恢复重建与发展进程中的本土文化保护
一 本文的研究进路
二 地震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村落本土文化的直接影响
三 地震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村落本土文化的继发影响
四 外力的影响
五 CPS:一种参与的设想
文化、妇女与发展:中国云南省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一个实践案例
引言
发展十字路口的中国农民
设计和妇女发展:能力建设和赋权的行动
我们行动研究的一些成果
结语
人类学在凉山彝族乡村社会发展中的行动研究报告
前言
一 人类学介入凉山发展的背景
二 基于文化的发展实践
三 行动人类学的学科意义
行动研究中知识与行动结合的反思
行动研究中研究与行动结合的思考
梦魇下的黄蝶:台湾美浓水资源运动与生态祭典
一 美浓在地文化与1990年代水资源运动
二 “美浓黄蝶祭”的创发过程
三 “美浓黄蝶祭”与社区发展思考
四 小结:发展人类学的思考
反思参与式发展:发展人类学前沿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陆德泉。
得书感谢您对《反思参与式发展:发展人类学前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