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

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教材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稿共分为六章。书稿从中国舞蹈编导的形象语言介入,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舞剧《原野》《半生缘》等著名舞蹈段落的编排手法以及技法的研究,将舞蹈创作领域中含糊其辞的观念清晰化,以期为中国舞编导的舞蹈创作与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为中国的文化精神需求贡献艺术美育的力量。

作为一部从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研究撰写的学术专著,本书不仅对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给予科学的理论指导,更为中国的舞蹈编导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作者简介

作者吴蓓,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副教授。首届国家艺术类人才培养项目访问学者和纽约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骨干人才。

曾担任:《半生缘》《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等舞剧的编剧与总导演。发表论文:《自觉于“限制”和“放浪”间的心灵表现》《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创作谈》等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舞蹈的文化特质

一、中国艺术的特征

二、中国古代舞蹈“形象”

第二章 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

一、中国舞蹈“形象”之“意象”

二、中国舞蹈“形象”的美育作用

三、舞蹈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四、中国舞蹈“形象”中的再现与表现

五、中国舞蹈“形象”的精神审美

第三章 舞蹈形象的艺术品质

一、舞蹈语言的抽象性和舞蹈作品的形象塑造

二、舞蹈“人体”的局限与无限

三、舞蹈动作的内在色调和外部环境构成

第四章 身体运动的空间时间与形象认知

一、舞蹈形象背后的潜藏能量

二、舞蹈的理性化层面和舞蹈的感性化层面

三、舞蹈的肢体语言与观众交流

第五章 舞蹈形象语言的编导教学

一、主题动作中舞蹈形象的确立与发展

二、群舞中主导动机和主题动作的形象包含

三、段落中对形象种子的发展

第六章 舞剧创作中形象语言的深化

一、结构立意作为语言的作用

二、创作手法作为语言的作用

三、舞蹈动作作为语言的作用

结语

附录

自觉于“限制”和“放浪”间的心灵表现——舞蹈诗《天地之上》创作探析

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创作谈

舞剧《原野》创作谈

中国舞剧《半生缘》之创作“表现”

舞剧《北京人》创作有感

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是2017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作者吴蓓。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舞蹈课程与教学 电子书
这是一本适用于高等教育舞蹈专业的学生用书,书中除了增添理论论证,体例上主要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师生共同参与实践、共同讨论,学生相互讨论、相互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更主要的是整个课程内容本身都带有问题讨论的性质,这对学生来说,利用舞蹈教学促进自己的学习,通过接触不同的主题舞蹈教学实践,产生不同观点,了解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激发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同时本书不仅涵盖了多个舞种的专
中国电影记忆与国家形象建构 电子书
本书分别以21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主流电影、现实电影、艺术电影、动画电影、公路电影、武侠电影、都市电影、青春电影、微电影、贺岁电影等作为研究对象,在抽取了300多部国产电影的基础上,对国产电影作品做逐一分析,集中讨论国产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建构民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历史记忆与集体认同,从而不断树立中国大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动作的旋律:舞蹈美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舞蹈的起始与发展、舞蹈的艺术特征、舞蹈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舞蹈名作赏析等四大部分,介绍了最早的舞蹈、芭蕾的诞生与发展、现代舞的崛起、舞蹈的语言、形神兼备的中国古典舞等内容。
老年大学教学:舞蹈基础 电子书
本书选择的教学材料主要有中国汉族民间舞(东北秧歌、云南花灯),中国少数民族舞(藏族、蒙古族、傣族、维吾尔族等),芭蕾形体,中国古典舞身韵等门类的完整作品、舞蹈片段和身韵动作元素。其中,许多材料都有利于学员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进行训练。
舞蹈教师教学案例解析 电子书
此书以舞蹈教学案例的形式存在,可以为从事舞蹈教学工作者教师所用。本书所有案例都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学宗旨,努力从动觉发展、审美艺术发展、认知与智力发展、心理情感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来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的人的教育”。始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并且遵循从易到难、从多到精的原则,采用“整合式教育理念”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智能的培养。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全面的舞蹈教育,并通过舞蹈的学习启迪学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