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教材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稿共分为六章。书稿从中国舞蹈编导的形象语言介入,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舞剧《原野》《半生缘》等著名舞蹈段落的编排手法以及技法的研究,将舞蹈创作领域中含糊其辞的观念清晰化,以期为中国舞编导的舞蹈创作与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为中国的文化精神需求贡献艺术美育的力量。
作为一部从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研究撰写的学术专著,本书不仅对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给予科学的理论指导,更为中国的舞蹈编导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作者简介
作者吴蓓,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副教授。首届国家艺术类人才培养项目访问学者和纽约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骨干人才。
曾担任:《半生缘》《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等舞剧的编剧与总导演。发表论文:《自觉于“限制”和“放浪”间的心灵表现》《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创作谈》等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舞蹈的文化特质
一、中国艺术的特征
二、中国古代舞蹈“形象”
第二章 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
一、中国舞蹈“形象”之“意象”
二、中国舞蹈“形象”的美育作用
三、舞蹈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四、中国舞蹈“形象”中的再现与表现
五、中国舞蹈“形象”的精神审美
第三章 舞蹈形象的艺术品质
一、舞蹈语言的抽象性和舞蹈作品的形象塑造
二、舞蹈“人体”的局限与无限
三、舞蹈动作的内在色调和外部环境构成
第四章 身体运动的空间时间与形象认知
一、舞蹈形象背后的潜藏能量
二、舞蹈的理性化层面和舞蹈的感性化层面
三、舞蹈的肢体语言与观众交流
第五章 舞蹈形象语言的编导教学
一、主题动作中舞蹈形象的确立与发展
二、群舞中主导动机和主题动作的形象包含
三、段落中对形象种子的发展
第六章 舞剧创作中形象语言的深化
一、结构立意作为语言的作用
二、创作手法作为语言的作用
三、舞蹈动作作为语言的作用
结语
附录
自觉于“限制”和“放浪”间的心灵表现——舞蹈诗《天地之上》创作探析
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创作谈
舞剧《原野》创作谈
中国舞剧《半生缘》之创作“表现”
舞剧《北京人》创作有感
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是2017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作者吴蓓。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