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翻开此书,遇见伟大的心灵,找到怦然心动的“志业”。
内容简介
教育不是孤岛王国,教育培养的人终将走向社会。这里还有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商业巨子……在他们的成长中,教育给予了什么?走到了行业的前沿,感应着时代铿锵有力的心跳,这些行业精英对教育又将发出怎样的呼唤?在这里,我们看得到教育的过去,也看得到教育的未来。是中小学教师提升综合素养和专业成长的优秀读本。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人民教育》精品文丛编委会
总序 办伟大的学校,做伟大的校长和教师
序 技艺之上是道德与精神
第一辑 孩子是伟大教师的启蒙者
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孩子离真相最近”
谈执教:“教育应该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
谈育儿:“把自主权给孩子”
谈写作:“我是以老师和母亲的情怀在写作”
谈阅读:“我们不能绑架儿童阅读”
好妈妈尹建莉:发现教育的真相
动动脑筋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有了尊重,互动才是有效的”
不要放弃阅读
李希贵:不让一个个孩子消失在概念中
由潍坊到北京,再由教育部到十一学校,他快乐而执着地缔造着教育传奇
他心中装的学生不是抽象的,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当许多人还在憧憬某些崇高的教育理念时,他已经在行动上远远地走在了前面
叶澜:教育要先读懂“人”
把教育中的“人”找回来
先读懂学校,再诊断、重建
唤醒人更好的自我
“知心姐姐”卢勤话“知心”
“我相信梦想成真,而且始终不放弃追梦”
“为了孩子,我什么都能够做到”
“家长、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
曹文轩:我喜欢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想象力让我富有”
“文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最幸福的是“我的事业和职业是统一的”
语文课本应该是“非常完美的一个文本”
金近: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是一个教育家
他的人格转化为作品中的光辉,在孩子们心中闪亮
“老师,一定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文字”
童话的教育性是靠形象和故事说话的
第二辑 把教育当作兴趣事
马云:一个“差生”的成长记录
他的“倔强”和“自我”足够强大
与其说命运想再给他机会,不如说他善于汲取隐含在环境中的正能量
如果我能成功,80%的人都能成功
看到心灵伟大的教师和值得崇拜的孩子
向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学艺”
责任感和敬业态度是“从心里长出来的”
把学校设计成一本立体的书
钟秉林:把教育当作兴趣事
对农村孩子进行高考政策补偿,是天经地义的事
学校品质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在一代代校长的努力下形成的
培养研究型教师,去做一些其他学校做不了的事
朝拜母语教育的圣殿
把自己的心献给母语教育
让学生爱上我们的母语
让语文教学不再漂泊
让语文课堂看得见成长
严歌苓:要抛弃杂念才能真正掌控文字
苏童:有没有“读好”,对能不能“写好”影响巨大
童年记忆保留到现在还能散发亮光的,是有价值的东西
珍视每一个与伟大作家精神相通的机会
抓住属于当下的特质,去写双眼看到的世界
迟子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
只有体味过人生寒冷,才能真正用文字生出火来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
“你背后那片天空和土地,就是你文学的童年”
阅读,最幸福的生活方式
阅读,提升生命质量
引领,建设书香校园
行走,拓展阅读空间
第三辑 每一个苦难都是向上的台阶
每个困难都是向上的台阶
生活磨砺出我的坚强
用志气、毅力和恒心跟命运较量
一个民族要让人看得起,靠的是实力
跟我学数学,孩子们觉得数学“好玩儿”
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我做建模教学的核心理念
叶嘉莹:最穷苦的时候想到的是《论语》
内心有很好的品格持守,就不会被别人左右
最该教给孩子的是诗人的美好心灵和品格
梅汝璈: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断不使那些扰乱世界、残害中国的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虽然对日本恨之入骨,但作为法官,他始终坚守法律界限不越位
我们必须“明耻”,耻我们的科技文化不如西方国家,耻我们的大学不如西方大学
成功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读书习惯影响了我一生”
“再忙碌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
“贫困是对孩子巨大的伤害”
音乐点亮人生
家传小提琴:“音乐教育应该与语言教育一样”
Peer Pressure(同侪压力):“什么是好学校?好同学、好同伴最重要”
马勒交响曲:“音乐是心灵的分享”
小学生音乐会:音乐教育在追求“公平的高尚”
欧阳中石先生的学校情结
从学
为师
书法教育事业的起点
对学生的宽容
崔晓东:从传统内部找到通往现代之路
既要保护孩子的天性,也要适当加以引导
“我喜欢这种状态,既是画家,又是教师”
艺术要有根,离开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是无根之木
第四辑 给学生带得走的美好
西川:教学生做当代人
每个人的转变都有契机,并不都是死去活来的大事,也可能就是一件小事
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当代性”出发
教育要改变的是教师
楼宇烈:现代人不应抛弃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
自然给人以最大的自由,人要有更大的自觉
“对于传统艺术来讲,轰轰烈烈并不一定是好事,我更希望它能不绝如缕”
无论贵贱好差,只要经手的东西,使用都小心翼翼,物尽其用,绝不大手大脚,暴殄天物
马未都说教育
“对于教育来说,让人知道知识的结构很重要”
“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以身作则”
“社会应该有些美学教育”
“阅读是找到教育突破口的途径”
王笃年: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
从骨子里希望学生不要太听话
修养不是一天炼成的
不会提问,把书背下来也没用
做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
真正的科学家:师昌绪
“我的梦想就是中国的强盛”
“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让科学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斯霞:给学生带得走的美好
童心母爱的实质就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童心母爱”是教育改革的灿烂底色
用“活的教育”诠释“母爱童心”
为师如“顾”
我的导师于漪先生
“三会”于漪先生
年轻人尤其要学习
不拒绝新思想,不空谈理论
做中华文化的燃灯人
“大”就是站立在天地间的“人”
生活言语中的先祖气韵与生活古意
有子司马牛牧之东坡黄山谷
“因为我抗拒黄老师”
篆刻艺术家骆芃芃:给孩子心田种下“中国人”的种子
中国印——“篆刻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永远是”
中国魂——“传统文化,我心中最深的情结”
中国梦——“无论什么时候,树人最重要”
朱永新:着眼于“最好”,着手于“可行”
我从他动情的面庞看到了教育真情
把美好的教育憧憬变为现实
以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深刻的哲理,才是真正的大家
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
欧阳江河:为“诗”与为“师”
建立与生命的联系,可以超越任何门类的界限,直达根源
读书的重点不是“读什么”,而是“不读什么”
朝向心灵伟大的教师是2019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冀晓萍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朝向心灵伟大的教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