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邮轮绿皮书)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邮轮绿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报告是根据国内邮轮产业发展最新状况进行编写的年度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是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组织专家,根据国内邮轮产业发展最新状况进行编写的年度研究报告,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年度“邮轮绿皮书”是该系列出版物的第2本,由1篇总报告、1篇年度邮轮旅游十大热点、14篇专题报告组成,相比第一本内容体系更加丰富完善。本书首先通过总报告形式概览2015年我国邮轮产业发展全景,下领区域篇、产业篇呈现邮轮区域发展、邮轮产业结构全貌,新增邮轮旅游十大热点新亮点。对我国邮轮产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予以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主编汪泓,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中共宝山区委书记,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上海市第十、十一、十二、十四届人大代表,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邮轮绿皮书编委会

邮轮绿皮书编撰人员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GⅠ 总报告

G.1 2014~2015年我国邮轮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与趋势展望

G.2 2014~2015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十大热点

GⅡ 区域篇

G.3 韩国邮轮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G.4 “一带一路”视野下广西邮轮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G.5 中国(上海)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实践与研究

GⅢ 产业篇

G.6 建立邮轮承运纠纷与突发事件的响应机制研究

G.7 中国邮轮旅游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G.8 上海邮轮航道安全管理研究

G.9 上海邮轮航道安全评价

G.10 我国邮轮旅游者行为与邮轮文化培育研究

GⅣ 政策建议篇

G.11 上海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功能完善与配套服务研究

G.12 进一步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深化建设研究报告

G.13 上海母港邮轮航线规划设计与配套政策研究

G.14 上海邮轮旅游公共配套服务研究

G.15 基于利益相关方责任的邮轮“霸船”事件思考

皮书数据库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邮轮绿皮书)是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汪泓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邮轮绿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2015~2016) 电子书
产业自主性,即主要产业被外资控制的情况,直接涉及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书选择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进一步选择汽车、钢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以及高技术6个重要行业为研究对象,用外资市场控制度、股权控制度、技术控制度、总资产控制度和固定资产净值控制度5个指标定量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三次产业和上述6个行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外资控制情况和变化趋势;搜集了相关案例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防止中国产业外资
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报告.2018 电子书
本书分析了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现状,对我国当前区块链产业的生态构成进行了解析,总结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特点,特别是对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落地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列举大量区块链应用和产业实践展现了区块链技术较快落成的典型领域、典型模式和典型案例,最后对我国区块链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5) 电子书
本书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效果、园区循环化改造进展、循环型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首次对我国国家层面物质流分析进行了理论方法探讨及应用实践;选择循环经济发展任务重、难度高的重点产业,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评价,并针对各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重点关注我国再生资源领域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废钢铁、废旧塑料、废旧轮胎再生利用和再制造领域的进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报告2015 电子书
本书将对我国目前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介绍,从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三大领域着手,包括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产业的分析和介绍。本书将以总报告和分报告的形式,系统分析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目标、现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将对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
2015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电子书
本书分为四篇——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专题篇,以全局性视野,结合国内外工业发展环境,系统性地研究了2014年我国工业整体发展状况,提出了2015年我国工业发展趋势、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并针对具体行业、不同区域、重要专题给出分析研判。本书可供工业系统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各企业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