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表现学(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

信息表现学(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信息表现的各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的学问称为信息表现学,它为打破学科界限,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建立一个共同的方法平台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将在探索中不断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约40万字,分为上、下两编,共18章。上编包括第1章至第5章,重点分析了为什么要建立信息表现学。第1章阐述了什么是信息表现学,即信息表现学的内涵与外延。第2章阐述了信息表现学的建立是科学知识一体化趋势的体现。第3章分析了信息表现学的建立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第4章论述了信息表现学的建立有利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第5章分析了信息表现学的建立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编包括第6章至第18章,论述了应该如何建立信息表现学。第6章简述了宇宙、太阳系、地球与生命的起源。第7章概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规律与方法论。第8章阐述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指出科学与宗教都是人类表现自然界信息的结果。第9章论述了神与科学的关系。第10章概述了符号与符号学。第1l章简述了文字与语言。第12章阐述了语言学的地位、分类等问题。第13章概述了速记学的原理、简史、作用等内容。第14章论述了数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数学的本质等问题。第15章分析了文明之源——物理学。第16章论述了信息表现学的学科体系。第17章阐述了信息表现学的研究方法。第18章分析了信息表现学对我们的要求。

作者简介

作者高建国,曾先后在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与河南大学数学系学习,研究生学历;后来任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并为数量经济学专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兼任郑州科技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院长、菲律宾卡威迪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且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应用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曾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项目,出版了专著《系统分析经济学引论》、《人性经济学》、《人性经济系统分析导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编出版了著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干部选拔与职称评聘》、《经济建模与应用》,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有多篇论文获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上编 为什么要建立信息表现学

第一章 什么是信息表现学

第一节 信息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信息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第三节 信息表现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章 信息表现学与科学知识一体化趋势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科学的分化与综合

第三节 信息表现学的建立与科学知识一体化趋势

第三章 信息表现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表现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信息表现学的建立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信息表现学的建立将促进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转变

第四章 信息表现学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第一节 人才类型与交叉科学创新人才的特点

第二节 学科交叉与学科范式的转换

第三节 信息表现学的建立有利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第五章 信息表现学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可以使人们更加聪明智慧

第二节 信息表现学的建立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信息表现学的建立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编 信息表现学的建立

第六章 宇宙、太阳系、地球与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 实事求是与缺事求是

第二节 科学假说

第三节 关于人类进行科学研究之原因与动力的分析

第四节 宇宙、太阳系、地球与生命的起源

第五节 空间和时间

第七章 科学技术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科学与文化

第四节 系统科学

第五节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第八章 科学与宗教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

第二节 宗教的实质

第三节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第四节 科学与宗教都是人类表现自然界信息的结果

第九章 神与科学

第一节 哲学发展的历程即是创造神及祛神的过程

第二节 神如何出现在人的想象与体验中

第三节 人类寻神史中最初与持续的基础

第四节 通向神的缤纷图景(印度宗教)

第五节 亚洲诸宗教

第六节 亚伯拉罕系统诸宗教

第七节 人类对神的探寻

第八节 人类掌握知识是为了预测与控制

第十章 符号与符号学

第一节 符号

第二节 数学符号

第三节 符号学

第十一章 文字与语言

第一节 符号语与图语

第二节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节 语言的产生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体系与谱系

第六节 体态语言

第十二章 语言学

第一节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语言学的几种分类

第三节 语言学的边缘学科和内部分科

第四节 现代语言学的产生

第五节 结构语言学

第六节 工程语言学

第七节 辅助语言学

第八节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第十三章 速记学概述

第一节 速记学的原理

第二节 速记与语言文字

第三节 速记发展简史

第四节 速记的主要作用

第五节 汉音速记举例

第十四章 数学

第一节 数学与其定义

第二节 数学史的分期

第三节 数学——不易看见的文化

第四节 数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第五节 数学语言

第六节 关于数学的本质等问题的分析

第十五章 文明之源——物理学

第一节 物理学概述

第二节 物理学思想精华之凝练

第三节 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物理学与自然哲学

第五节 物理学与美学

第六节 物理学与社会科学

第十六章 信息表现学的学科体系

第一节 传统的学科分类

第二节 信息表现学的学科分类

第三节 信息表现学的学科构成

第十七章 信息表现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人类认识世界的三种方式

第二节 促进学科分化

第三节 加强学科的交叉聚合

第四节 聚散共生:新学科体系建构、完善的基本特征

第十八章 信息表现学对我们的要求

第一节 恰当地界定“科学”的定义

第二节 中国科研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 探索用信息表现学构建一个共同的方法平台

参考文献

后记

信息表现学(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是201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高建国。

得书感谢您对《信息表现学(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河南共享发展:现实与未来 电子书
河南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新理念。本书围绕河南“一个资源”、“两个一流”、“三大提升”、“四个强省”、“六个着力”和“七大国家战略”,重点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提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河南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河南实现共享发展的主要途径,助力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梦,托举“中
河南绿色发展:现实与未来 电子书
本书在分析回顾绿色发展价值意义与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界定了河南绿色发展的内涵定位,并从河南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培育、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河南省环境治理制度建设、河南省资源节约型社会制度建设、河南省低碳循环发展制度建设、河南省生态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几个方面探讨了河南绿色发展的制度机制与措施。
河南省发展与投资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投资领域中的发展情况。
中国经济学术基金丛书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 电子书
本书针对服务业发展问题这一我国经济领域的薄弱环节,指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矛盾与任务,探讨我国服务业的需求与供给、及就业增长空间等。
产业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第4辑)(北京物资学院产业经济研究学术文库) 电子书
本书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定义和现状,提出了控制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的措施,最后展望了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