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透过“名人”这一狂热的文化病,揭示看似肤浅的媒介奇观与社会结构及意识形态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名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所携带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内涵,探寻符号价值的核心,也是本书的研究重点所在。而进行这一研究,符号学的视角最为适用,因为符号学即意义学,最适于透过表面现象发掘深层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闫文君,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国家新闻出版署注册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曾任“符号学译丛”特约编辑,承担《符号学诸领域》《符号与传媒》等书刊的部分编校工作;发表《作为修辞幻想的名人符号及名人影响力》《“名人场”的解构与经典重估》《论名人神话的意识形态性》《论网红文化的标出性》等论文20余篇;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主持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丝绸之路河南段文化符号的系统开发与传播策略研究”与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中原文化符号的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参与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我们都在生“名人病”——序闫文君《名人:传播符号学研究》
导论
一、当代中国的名人现象
二、符号学视野下的名人文化
三、何谓名人符号
(一)名人的界定
(二)名人的分类
(三)名人符号的界定
四、展开线索
第一章 名声生成的路径:象征化与标出性
第一节 名声传播与符号的象征化
一、名人的符号结构
二、名声的象征化传播
第二节 符用理据性上升与象征化深入
一、成名之初的内理据性
二、象征化与符用理据性上升
第三节 名声象征化之自我标出路径——以网红文化为例
一、标出性——网红文化的立身之本
二、网红的自我标出与粉丝的自我映射
三、网红文化繁荣与文化标出性翻转
第二章 名人的符号价值
第一节 名人的价值溢出
一、名人的符号价值
二、名人代言与意义迁移
三、名人产业与他律性欲望主义
第二节 名人产业——伴随文本的游戏
一、关于伴随文本
二、副文本的引导作用
三、型文本的品牌效应
四、元文本的造势功能
(一)占领媒介渠道是名人元文本的主要功能
(二)名人元文本对受众评价与接受名人起心理诱导作用
第三节 名人产业的符号修辞机制
一、名人代言——价值观的转喻与信奉转移
二、名人印象——名片提喻与修辞选择
三、名人输出——文化霸权与象征趋同
第三章 名人符号的受众认同
第一节 受众认同——名人符号的构建基础
一、认同:名人符号的建构
(一)名人的地位依赖于受众的认知
(二)名人符号的意义依赖于受众的解码
二、选择:符号价值的生成
(一)名人符号价值的实现
(二)名人符号价值的高低
(三)名人符号价值与目标受众
第二节 身份—自我——受众认同的核心
一、个体认同
二、群体认同
(一)名人广告宣传中的自己人效应
(二)造星运动与受众的身份认同
三、文化认同
(一)名人的符号价值有民族、地域之分
(二)名人的符号价值有时代之分
(三)全球化与名人国际化
第三节 名人符号——大众内爆的引线
一、名人符号的意动性
(一)名人符号与霸权建构
(二)名人示范与社会行为模式
二、名人符号的无限衍义
三、名人符号的意图定点
第四章 名人符号的隐含作者
第一节 名人符号的隐含作者
一、隐含作者的社会学意义
二、名人的隐含作者:代理作者与共同作者
三、名人隐含作者的语境顺应
第二节 名人隐含作者的价值预设与自我危机
一、名人的隐含作者价值预设
(一)名人象征意义预设
(二)名人言行方式预设
(三)名人代言形象预设
二、名人的自我分裂
(一)现代人的自我分裂
(二)名人的自我分裂
三、草根文化对名人自我分裂的影响
第三节 名人第二自我——主流意识形态的风向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1949—1978年)
二、改革开放探索期(1979—1992年)
(一)潮——港台文化的流行
(二)个体的觉醒——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朦胧诗的繁荣
三、改革开放创新期(1992年—)
(一)市场经济意识——判断名人地位的重要砝码
(二)个性与多元——名人形象从脸谱化的高大全到类型与层次的多元
第五章 名人符号泛化与当代社会心理危机
第一节 名人泛化与符号泛滥
一、名人泛化的表现
(一)名人数量由少到多
(二)名人构成由单一到多元
(三)名人的日常生活化
二、名人泛化的原因
(一)名人圈通道由窄到宽
(二)后期现代主义的渗透
(三)名人泛化与意义的追寻
三、“地球村”视角下的名人泛化
(一)孤独的神—部落化
(二)名人场—非部落化
(三)名人泛化—重新部落化
第二节 名人泛化与现代人的自我危机
一、名人泛化→语境元语言的分歧
二、语境元语言的分歧→自我阐释漩涡
(一)消费观
(二)道德观
三、自我阐释漩涡与自我危机
第三节 名人泛化与信仰危机
一、名人是一种文化信仰
(一)名人文化的产生
(二)名人文化的作用
二、名人的祛魅
(一)媒介的发展与名人的去神秘性
(二)名人圈的扩大与名人的去崇高性
三、信仰的失落
(一)感召力的涣散
(二)意识形态的多元
(三)名人符号的狂欢
第六章 名人符号与社会价值观转向
第一节 名人神话的意识形态性
一、传统神话与现代神话
二、传统神话中的名人符号
(一)英雄进化史
(二)英雄的意义
三、现代神话中的名人符号
(一)名人符号的意义与人类情感
(二)名人符号与神话的自然面纱
第二节 “名人场”的解构与经典重估
一、名人场的解构
二、全球文化经典重估
三、名人场解构的符号学分析
(一)名人场的解构与双轴关系
(二)名人场的解构与伴随文本偏重
第三节 名人符号的能指漂移与价值观转向
一、名人符号的能指漂移
二、“漂移的能指—虚化的所指”邻接之途
三、能指漂移与价值观转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名人:传播符号学研究是2018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闫文君。
得书感谢您对《名人:传播符号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