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融合性媒介及融合性媒体在各个方面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综合、立体、动态的系统思维指导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视角切入、微观视角深化,力图打破传统的媒介融合研究壁垒,对融合性媒介及融合性媒体在各个方面的实践进行系统的探讨。此外,《传播符号学访谈录:新媒体语境下的对话》还将紧密结合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探究全新的技术条件下,融合性媒介及融合性媒体发展的新规律和新样态,从而为媒介融合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期能有效地指导媒体业务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赵毅衡,符号学家;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现执教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要学术著作有:《远游的诗神》《新批评》《文学符号学》《苦恼的叙述者》《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礼教下延之后》《对岸的诱惑》《意不尽言》《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融媒体研究丛书”编委会
总序
缘起: 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符号学访谈
第一部分: 学科建构与论域拓展
对中国符号学之展望——胡壮麟教授访谈
从语言符号学到翻译符号学——王铭玉教授访谈
危中求机,破中求立: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的符号学路径——蒋晓丽教授访谈
符号学访谈记:界定与开拓,争论与对话,建立一门“普通符号学”——郭鸿教授访谈
从古形名学到语言符号学——屠友祥教授访谈
艺术的传播符号学已经在敲门——陆正兰教授访谈
倡导媒介文艺学建设——单小曦教授访谈
一
二
三
四
当视觉艺术遭遇符号学:视觉艺术的一种阐释——段炼教授访谈
从“政治传播”到“品牌国家”:传播符号学领域的拓展——许静教授访谈
从传播学迈向传播符号学的一次实践:谈谈动画传播符号学的建构意义——李涛教授访谈
第二部分: 新媒体与多元文化的传播符号学
叙述走向广义,符号拥抱传媒——赵毅衡教授访谈
数字时代与符号消费:当代符号学面临新局面——班科夫教授访谈
三重媒介理论下的传播符号学研究——延森教授访谈
传媒文化转型下的汉字符号与符号学——孟华教授访谈
跨文化传播世界中的符号学:一种细腻的眼界和框架——林升栋教授访谈
第三部分: 理论范式与问题反思
存在符号学与符号学家的存在性特征——塔拉斯蒂教授访谈
符号的名实之辩,现实的批判之维——李彬教授访谈
传播符号学应带有自反性,批判性地建构——丁和根教授访谈
从批判走向建构,传播符号学的发展路径——李思屈教授访谈
以问题为中心:传播学与符号学之互补——董天策教授访谈
法国符号学研究面面观——张智庭教授访谈
传播主体极端多元化中符号规约的被颠覆——隋岩教授访谈
对传媒艺术的厘定与对视觉符号的反思——刘俊访谈
传播符号学访谈录:新媒体语境下的对话是2017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毅衡。
得书感谢您对《传播符号学访谈录:新媒体语境下的对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