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生命哲学与中国艺术生命论

先秦生命哲学与中国艺术生命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讨先秦生命哲学与中国艺术生命论渊源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先秦生命哲学及其与中国艺术生命论的渊源关系。“生命”是这种关系的“纽结”:人的生命活动,既是先秦生命哲学论述的对象,又是中国艺术生命表现的现实根源。先秦生命哲学论述的主要对象,是人的生命活动与礼乐教化,论述个体生命与社会“大生命”——治国、民生的关系。先秦生命哲学包含艺术生命论,是中国艺术民族特色形成的思想源泉。中华艺术的民族特色,都是根源于中国艺术生命论。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礼乐教化及其历史使命

一 关于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

二 “先王之乐”

三 周公“制礼作乐”

四 “礼崩乐坏”与学术思想的产生

五 孔子的礼乐思想

第一章 春秋生命哲学原创论

一 “和”——生命与其环境依托

二 “气”——生命的原动力

三 “易象”——生命的起源与养育

四 人的生命活动的文化特征

五 人的生命活动有史可考

六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人的生命精神之修养

第二章 战国生命哲学原创论分流衍变及其发展

概述

一 儒家“生生”之论

二 道家“生生”之论

三 墨家“生生”之论及其盲区

四 《吕氏春秋》“生生”之论

第三章 艺术生命的思想之源与本质表现

一 中国艺术生命论的源流传承

二 艺术生命的现代美学论证

三 马克思生命论的哲学启示

四 艺术生命的本质与表现

第四章 人生观与艺术的历史传统

一 何谓“人生”

二 人生与艺术

三 艺术的喜剧性倾向与“大团圆”结局

四 弱化悲剧性的艺术方法

五 丰富的精神生活与艺术的多样性

第五章 生命整体论与艺术创造

一 时空一体才有艺术生命

二 心物互动交融而化生艺术生命

三 “虚实相生”的艺术生命境界

余论:主客关系的互动论与决定论

第六章 生命之象与艺术批评标准

一 文学批评

二 诗歌批评

三 绘画批评

四 书法批评

五 小说批评

结论:感性与理性的真实关系

第七章 人生理想与礼乐相济的教育传统

一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人生理想

二 守望人生精神家园的思想传统

三 继承优良传统,构建现代人生理想

四 人生理想与美感-艺术教育

主要资料

后记

先秦生命哲学与中国艺术生命论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聂振斌。

得书感谢您对《先秦生命哲学与中国艺术生命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凡所遇到的,都是生命的美意 电子书
有些人稍稍经历点风雨,就感觉自己已经遍体鳞伤。尽管人们出于各种原因强装出一副强悍的外表,可事实上,内心却是无比脆弱的。它需要照顾,需要抚慰,需要有人指点迷津。本书收集了作者多年从业经历的一些案例故事,里面每一个鲜活的人物,都经历了一番属于自己的爱恨情仇,烦恼忧伤,焦虑迷茫,相信只要你用心对号去找,总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者建议读者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不管快乐的,忧伤的,那都是人生旅程中最精彩
生命蓝图:透视过去、改变现在、预演未来 电子书
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工具,帮你摆脱自身思维与认知上固有的局限。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苟小泉博士在博士后期间所完成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术成果,现在经过作者的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正式出版。
生命权力、生命形式与共同体——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学研究 电子书
如果说福柯的生命政治概念引发了政治哲学逻辑走向了一条异于往常的革命道路,那么让其迈向激进话语圈并在各领域异彩纷呈的展现其深刻内涵的则要归因于来自意大利的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Agamben)。阿甘本已成为了哲学、政治理论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大陆哲学,政治思想,宗教研究和艺术的独特解读,使他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创新精神的思想家之一当回到生命政治的理论语境时,阿甘
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 电子书
本书以文化散论的形式,围绕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这一主题,从孔孟经典著述原文出发,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包括政治制度(强调君主、贵族、平民三方势力均衡)、经济制度(主张自由贸易)、刑罚制度(反对连坐)、统筹制度(合理税收、储蓄未来)、分配制度(比如森林使用权)、福利制度(“哀哉鳏寡”),等等。书稿反复强调建立在“爱有差等”基础上的小共同体(家庭、家族、社区)的重要性,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