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国家主席发表演讲,“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经济变革。
内容简介
国家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向世界描绘了站上新起点的中国经济,也为擘画全球经济增长新蓝图开出“中国方案”。事实上,“中国方案”已在多个场合被提及。它昭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社会主义大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愈发深远。中国的独特发展模式,开始推动全球经济变革,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更加明显地使中国无法独善其身。本书围绕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关系和发展状况,对国内国际热点经济现象分析与趋势预测,使更多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洞悉现象背后的经济本质和国际规则,为未来“中国方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知识沉淀。
作者简介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Schwarzman Scholars)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议程委员会委员。曾先后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并曾任世界银行项目顾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等职。$$$$$李稻葵,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佛利曼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金融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2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AnnArbor)、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以及香港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兼任世界银行研究项目顾问,国际《比较经济学杂志》编委,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国际比较经济学研究会(ACES)执行理事。
长期关注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炼相关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目前的研究兴趣集中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的跨国比较以及大国发展战略。$$$$$李稻葵,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SchwarzmanScholars)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议程委员会委员。曾任世界银行项目顾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等职。$$$$$李稻葵,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SchwarzmanScholars)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议程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并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三年评估顾问以及世界银行项目顾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等职。2006年被华尔街通讯社评为中国十大经济学家,2010年被评为CCTV年度经济人物。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走向世界舞台的最中央
让世界理解中国梦
百年中国梦
让世界读懂中国梦
让世界理解中国梦是促进世界和平繁荣之梦
让世界英才走近中国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梦
中国正在超过美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中俄关系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前提
一、中俄关系对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具有长期的战略价值
二、中俄利益交叉的欧亚地区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起点
三、发展中俄关系时中国需要理性的定位
四、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应是国际合作的有条件扩大
中国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需先处理好国内改革问题
中国目前不能超越西方制度,仍需坚守
多极世界没有舞台中央
“中国故事”应更多到西方去讲
中国对外关系面临双重身份和利益的冲突
中国外交应摒弃意识形态阻碍
第二章 开放的容度:他国模式的中国之鉴
中国向上,应该从美、日、德学什么?
一、学习美国优势的精髓——开放、包容与多元
二、向日本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精神
三、向德国学习精准调控市场经济
中国应学习发达国家扁平化社会治理的体制
确立中国新道统:吸收改造西方普世价值
德国对中国的启示:建立“大空间经济”
德国经济的基石: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工匠精神”: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动力
结语
日本经验:开征遗产税保障社会公平
德美农业:更保护小农模式而非规模化农场
第三章 赢得亚洲:中国建立权势中心的第一站
稳据中国的战略后院:南下东南亚是必然
亚太地区滑向新冷战?
一、亚太成为全球地缘政治重心
二、亚太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演变
三、中国亚太战略思考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方认知落差造成战略互信受损
中国周边不稳定因素随经济增长而增加
一、中国周边不稳定因素随经济增长而增加
二、中国外交缺乏国家战略
三、中国应积极参与亚洲地区新均势
参与中亚中东安全治理将考验中国域外治理能力
中国“亚投行”叩响全球治理改革大门
一、二十国集团(G20)影响力“褪色”
二、“亚投行”叩响全球治理改革大门
三、“一带一路”向世界贡献理念和智慧
打破东北亚安全困境:加快建设多边机制
一、东北亚安全与中国周边安全
二、东北亚安全困境的形成原因
三、中国未来在该地区的战略与具体政策选择
中国对朝鲜“战略缓冲区”的矛盾与困境
第四章 未来10年中美关系走向何方
变革的竞争
中国调整周边外交战略制衡美国
一、中升美降,中进美退
二、北热南暖,西温东冷
三、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方向
中国应避开美国锋芒推进“西进”战略
中国市场经济不能套用美国模式
东盟不会参与美国主导的反华联盟
我国对东盟战略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美联储加息可能引爆我国经济危机
一、美联储加息是必然趋势
二、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几点对策建议
人民币PK美元:亚投行的真正挑战
一、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仍有“剩余价值”
二、现行国际经济秩序有很多需要改善的不足之处
三、围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中美博弈不可避免
四、中国顺势应人,大胆假设,细致求证,谨慎实施,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
危机管控水平决定未来十年中美关系走向
一、战略利益方面
二、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方面
三、国际规则与秩序方面
四、经贸关系方面
五、科技与产业竞争方面
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
七、各自国内政治环境和周期方面
八、民意与社会基础方面
九、双边关系危机管控方面
学习美国:摒去受害者心态
一、关于借鉴本身的思考
二、原则上的借鉴
三、细节上的借鉴
四、几点感受
实力是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建立令人尊敬的价值观是中国超越美国的基础
第五章 在21世纪重现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上的必由之路
一带一路:凭借经济实力改变世界规则
中国实施“小多边”对外战略打造权势中心
一、中国的“区域小多边合作策略”:构成与特征
二、中国区域合作策略调整的战略动机
三、“区域小多边合作”策略需要应对的挑战与风险
中国可借“一带一路”破解美国TPP
“一带一路”:中国塑造欧亚一体化
“一带一路”的战略风险
“丝路”上的高危国家
应对风险:“两容”、“两分”、“一抓”
如何应对有关风险?确立两容、两分、一抓思路:
中国“丝绸之路”战略面临政治安全风险
警惕“一带一路”或成为“中国的麻烦,美国的机会”
一、如何判断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性质
二、周边国家的支持
三、中国的经济与政治风险规避
我国应增加对“一带一路”油气储备的投资
“一带一路”油气生产国在全球油气业中的重要性下降
第六章 “中国时刻”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时刻”开启:中国有能力改变国际规则
一、中国有能力把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扩展到海外
二、国际环境对中国“走出去”有利
三、中国涉嫌动了国际体系中霸主的奶酪
四、中国对国际秩序可以起建设性的作用
迎接“中国时刻”:渐进式改变国际规则是国内发展的诉求
世界权力格局正在进入“新常态”
中国从地区性强国向全球性强国转变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战略:进展与经验
政策建议:增进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行动方案
中国提供“全球治理”方案尚有巨大缺口
中国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建立自己的话语权
中国方案1.0是2017年由蓝狮子出版,作者李稻葵。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方案1.0》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