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观察乡村权力结构,了解把握它的运行机制,认识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基本走向,理解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权力结构及其内在运行机制。
内容简介
在乡村百姓的契约关系建立中,国家权力得以运行,乡村社会秩序得以维持。赋役征派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国家尽力保持平衡,基本维持了社会稳定运行。同时,考察乡村社会财富流通与分配的过程,理解乡村社会的控制与反控制,生存与秩序之间的微妙平衡关系。
全书努力形成跨越唐、五代、宋的长时段,注重“过程”与“关系”的贯通性动态研究。在对基本史料详尽分析中,讨论乡村居民的真实生活。把从上到下的国家视角,尽力改变为基层视角,尽力融在其中。
本书探寻当时当地乡村民众的行为方式,从乡村居民的角度来看乡村社会、州县权力、朝廷国家等多方面的关系。立足于基本史料的解读,提出新见解,希望能将一些传统命题的研究向前略有推进。
作者简介
作者耿元骊,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入选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第三层次人才,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代中国乡村治理与社会秩序(18ZDA171)”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唐宋史、中国经济史。出版《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演变研究》《帝制时代中国土地制度研究》两部专著,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一 概念与问题
二 学术史的回顾
三 本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唐代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一 乡村权力机构建制转换
二 役事执行与纠纷处理
三 地方财政压力与乡村运行
第二章 《清明集》所见宋代田土诉讼
一 法意人情:官员判断的基本原理
二 乡原体例:官员采纳的地方习惯法
三 干照分明:官员操作中的证据方法
第三章 唐五代乡村百姓契约关系
一 乡村社会中的契约运用
二 契约中的见人和保人
三 “市券”与“公验”:官府权力的向下延伸
四 乡村中的违约纠纷
第四章 支移折变:财政压力下的宋代乡村
一 从“实物”到“见钱”:支移折变的演变历程
二 “支移太远,折变价高”:乡村百姓生计负担
三 税上加税:“支移折变”运行与乡村秩序
第五章 北宋中期苏州农民的生活水平
一 公私田租负担
二 口粮日消费量的估算
三 生活水平的估测
第六章 宋代的官户免役
一 纠役而导致的官户免役政策调整
二 官户免役纠纷中的法律诉讼
三 “限田免役”原则与“产钱”折算方法
第七章 宋代乡村社会控制与生存秩序
一 乡村的权力:控制网络
二 百姓的纷争:生存本能
三 生存和秩序:权力序列
余论 土地制度变迁与时代分期
一 土地“所有权”的新发展
二 “民有”土地的占有与经营
三 生产力、土地制度与时代分期
征引文献
后记
唐宋乡村社会与国家经济关系研究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耿元骊。
得书感谢您对《唐宋乡村社会与国家经济关系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