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乡村社会与国家经济关系研究

唐宋乡村社会与国家经济关系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观察乡村权力结构,了解把握它的运行机制,认识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基本走向,理解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权力结构及其内在运行机制。

内容简介

在乡村百姓的契约关系建立中,国家权力得以运行,乡村社会秩序得以维持。赋役征派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国家尽力保持平衡,基本维持了社会稳定运行。同时,考察乡村社会财富流通与分配的过程,理解乡村社会的控制与反控制,生存与秩序之间的微妙平衡关系。

全书努力形成跨越唐、五代、宋的长时段,注重“过程”与“关系”的贯通性动态研究。在对基本史料详尽分析中,讨论乡村居民的真实生活。把从上到下的国家视角,尽力改变为基层视角,尽力融在其中。

本书探寻当时当地乡村民众的行为方式,从乡村居民的角度来看乡村社会、州县权力、朝廷国家等多方面的关系。立足于基本史料的解读,提出新见解,希望能将一些传统命题的研究向前略有推进。

作者简介

作者耿元骊,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入选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第三层次人才,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代中国乡村治理与社会秩序(18ZDA171)”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唐宋史、中国经济史。出版《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演变研究》《帝制时代中国土地制度研究》两部专著,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一 概念与问题

二 学术史的回顾

三 本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唐代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一 乡村权力机构建制转换

二 役事执行与纠纷处理

三 地方财政压力与乡村运行

第二章 《清明集》所见宋代田土诉讼

一 法意人情:官员判断的基本原理

二 乡原体例:官员采纳的地方习惯法

三 干照分明:官员操作中的证据方法

第三章 唐五代乡村百姓契约关系

一 乡村社会中的契约运用

二 契约中的见人和保人

三 “市券”与“公验”:官府权力的向下延伸

四 乡村中的违约纠纷

第四章 支移折变:财政压力下的宋代乡村

一 从“实物”到“见钱”:支移折变的演变历程

二 “支移太远,折变价高”:乡村百姓生计负担

三 税上加税:“支移折变”运行与乡村秩序

第五章 北宋中期苏州农民的生活水平

一 公私田租负担

二 口粮日消费量的估算

三 生活水平的估测

第六章 宋代的官户免役

一 纠役而导致的官户免役政策调整

二 官户免役纠纷中的法律诉讼

三 “限田免役”原则与“产钱”折算方法

第七章 宋代乡村社会控制与生存秩序

一 乡村的权力:控制网络

二 百姓的纷争:生存本能

三 生存和秩序:权力序列

余论 土地制度变迁与时代分期

一 土地“所有权”的新发展

二 “民有”土地的占有与经营

三 生产力、土地制度与时代分期

征引文献

后记

唐宋乡村社会与国家经济关系研究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耿元骊。

得书感谢您对《唐宋乡村社会与国家经济关系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敦煌文献与唐代社会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由17篇专题论文改写而成,围绕敦煌吐鲁番文献而展开。
乡村百年 电子书
本书在解读原始档案的基础上,结合对金砂等地的实地调研,从红旗永不倒、文化教育、经济生活、妇女团体、司法与宗族、卫生与防疫等方面探讨了永定近代社会生活的多个面相。
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 电子书
“中国”是不同区域“化学反应”的结果。
唐宋历史评论(第二辑)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刊物,本册是第二辑。
唐宋历史评论(第三辑)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刊物,本册是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