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产业路线

碳中和产业路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政府相关部门、投资机构和相关企业研究双碳问题和能源转型问题极佳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将会遵循怎样的产业路径?需要格外关注哪些重点领域?未来的能源体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碳交易体系将如何优化能源结构?绿色投资如何走上可持续运行的轨道?哪些领域可以为碳交易金融工具提供发展空间?

本书用令人信服的数据和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并给出明确的建议。

作者简介

编著者刘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 “一带一路与能源互联”国际研修班项目负责人,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 “一带一路”与能源政策咨询专家,全球安全研究所(IAGS,美国)全球合作伙伴,伦敦能源俱乐部顾问委员会成员,SCOTIA GROUP(服务于格拉斯哥联合国第26届气候变化峰会的全球专家网络)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与能源安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际油气市场、绿色能源、能源经济模型,对智能制造、信息化与大数据、农村问题也有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碳中和理念与国际目标

一 从气候变化到碳中和

(一)作为人类共同挑战的气候变化

(二)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碳中和

二 世界与各国碳中和政策和目标

(一)联合国的碳中和政策

(二)联合国第五次评估报告

(三)IPCC 2018年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

(四)各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三 碳中和经济政策

(一)气候变化的政策响应

(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经济影响

(三)主要减排经济政策

四 中国的碳中和政策

第二章中国碳中和实现路径与重点领域

一 中国的能源结构和工业特征

(一)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实现碳中和的难点

(二)通过节能实现减排

(三)发展低碳和非碳能源

(四)碳基能源的循环利用

(五)基于自然过程的生态固碳

二 实现碳中和的指导思想和重点领域

(一)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二)加速工业部门的燃料转换和脱碳

(三)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四)实现城乡建设和建筑的低碳转型

(五)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六)发展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汇产业

三 中国碳中和路线图

(一)碳中和前景的多种选择

(二)氢能的不同发展组合

(三)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和燃料替代

(四)能源转换:甲醇、氢能、煤炭、燃油、电能的替代

(五)一次能源电力的发展和对化石能源电力的替代

(六)清洁电力和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

(七)各产业的节能潜力

第三章建设稳健的多元互补能源体系

一 能源稳定供给和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海运价格上涨压力

(二)提高波动性能源管理能力

(三)提前谋划,应对资源约束问题

二 建设多元互补的综合能源供给体系

(一)液体燃料体系

(二)电力系统和储能体系

(三)天然气

(四)氢能

(五)生物质高效燃料的就地制备

三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一)保证较高水平的稳定性电力供应

(二)加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第四章依托绿色电力发展碳中和产业生态

一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多场景利用

(一)太阳能光伏多场景应用

(二)分布式风电应用场景

(三)风光储一体化

(四)“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二 氢产业链与氢能利用

(一)上游:常用的制氢技术路线

(二)中游:氢能的储运

(三)氢能产业链下游应用

三 甲醇产业链及应用

(一)化工应用

(二)能源应用

(三)“液态阳光”

(四)行业生产情况

第五章建设低碳工业体系

一 能化共轨产业技术体系

(一)发展能化共轨工业技术的意义

(二)煤基能化共轨系统

二 氢能在工业部门的应用

(一)氢在工业部门降碳过程中的应用

(二)氢作为钢铁工业还原剂

(三)氢炼钢的成本分析

第六章碳交易体系与基于自然过程的碳汇

一 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

(一)清洁发展机制

(二)相关标准

(三)纯自愿交易市场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二 欧盟碳排放定价体系与碳交易体系

(一)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

(二)欧洲碳交易所的发展

三 中国碳交易体系

(一)碳配额

(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三)金融工具

四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林业碳汇项目

(一)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二)林业碳汇项目

附录

附录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二、主要目标

三、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四、深度调整产业结构

五、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六、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七、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

八、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

九、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

十、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十一、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

十二、完善政策机制

十三、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附录2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二、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

三、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

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

五、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六、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七、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八、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附录3 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附录4 《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

附录5 《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

附录6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三、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提升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

四、推进多能互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五、完善政策措施

附录7 《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二、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

三、逐步完善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

四、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与外资进入气候投融资领域

五、引导和支持气候投融资地方实践

六、深化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

七、强化组织实施

附录8 《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二、注重系统谋划,推动战略规划统筹融合

三、突出协同增效,推动政策法规统筹融合

四、打牢基础支撑,推动制度体系统筹融合

五、强化创新引领,推动试点示范统筹融合

六、担当大国责任,推动国际合作统筹融合

七、保障措施

附录9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附录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三、保障措施

碳中和产业路线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强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碳中和产业路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零碳出行: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指南 电子书
深入解读零碳时代的价值规则,透彻分析汽车产业的变革趋势。
群众路线理论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人才开发路线图的原理和实践——以广东LED产业为例 电子书
招富刚、邓衢文、刘敏编著的《人才开发路线图的原理和实践--以广东LED产业为例(精)》提出并构建了一种科技人才开发工具——人才开发路线图,阐述了人才开发路线图的理论依据、研究边界、制定思路、工作方法和主要成果,形成了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以广东LED(半导体照明)产业为实例,完成了广东LED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的绘制;提出了运用人才开发路线图优化人才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建议。本书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碳/碳复合材料 电子书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丛书是中国材料研究会组织编写的,被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丛书共16分册,涵盖了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16种重点发展材料。本分册为《碳/碳复合材料》。  本书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应用开发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作者团队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碳/碳复合材料的概念与特点、主要制造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特征、
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 电子书
本书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引入新的标准、规则的基础上改编。全书共分9个单元,分别介绍线路维修基本知识;线路设备检查;线路维护单项作业、大型机械养护及曲线、无缝线路、道岔等的养护维修;线路设备验收及质量评定;高速铁路养护维修技术。  本书为高等职业院校铁道工程专业大专生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