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 《点亮生命灯火》

商务印书馆 《点亮生命灯火》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中学语文教师、教研员

· “改革先锋”、“美奋斗者”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 1978年首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 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

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于漪

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主推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教改实验,主讲近2000节省市级以上探索性、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

——“改革先锋”的获奖词

内容简介

于漪老师年在90岁高龄亲自编订,从教60余年教育思想、方法和实践的精粹。全书分为四篇:“先进教育理念的追寻与树立”,收入谈教育理念文章12篇;语文教育真谛的探究与反思,收入探讨语文学科性质、教育理念的代表性文章10篇;课堂教学实践的多彩与遗憾,收入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实录9篇;师道修为的觉醒与坚守,收入谈教师自我成长文章9篇。作者还新撰写了《开篇絮语》和4篇《初心浅述》,真情讲述编订本书的宗旨,以及自己在各历史时期不忘教育初心、探索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育人规律、不断修为的历程。“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点亮生命灯火,学生的以及自己的。”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师道修为和“既教文,又教人” 的坚守,是作者孜孜趷趷,不忘初心、探求教书育人规律的见证。

作者简介

于漪,1929年生,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1978年首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主推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教改实验,主讲近2000节省市级以上探索性、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被誉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2019年获颁“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主要著作有《我和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6卷)、《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6卷)、《于漪语文教育论丛》、《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教育的姿态》、《语文的尊严》、《于漪知行录》、《岁月如歌》手稿珍藏本、《于漪全集》(20卷)等。

章节目录

开篇絮语1

第一篇 先进教育理念的追寻与树立 初心浅述7奠基,“奠”怎样的“基”?14树立精神风范,引领教育现代化 21增强文化自觉,提升办学水平 32教书要为育人服务 39培养一颗中国心· 43教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与《上海教师》主编的对话 ·49要使战略主题深入人心,自觉化为行动 ·59教育就是“仁而爱人” ·65坚持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72我们这支队伍,这些人 ·75要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 ·82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 ·89 第二篇 语文教育真谛的探究与反思 初心浅述 101既教文,又教人 109谈谈语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13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 129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 138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  ——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150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161聚焦在文化认同上 177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 192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207解放思想,释放语文教学的活力 227 第三篇  课堂教学实践的多彩与遗憾 初心浅述235《七根火柴》教案 242《驿路梨花》教案252《周总理,你在哪里》教案262《出师表》教案 · 271《一面》教案 · 279《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 · 28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 297掌握知识宝库的钥匙  ——人物传记习作讲评教案 · 309《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 · 318 第四篇 师道修为的觉醒与坚守 初心浅述 · 357难在自我塑造 · 364奉献,教师的天职 · 368“给”永远比“拿”愉快 · 377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 · 384学会追求,学会拒绝 ·392师德·责任·与时俱进 ·400教师的使命 · 411复旦精神谱就我生命的底色 · 425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 429

商务印书馆 《点亮生命灯火》是201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于漪。

得书感谢您对《商务印书馆 《点亮生命灯火》》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树木与房子:木构建筑和它的故事 电子书
小小一本书,带你走近匠心独运的中国古建筑,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巧与魅力,发现深藏在其中的生动的历史文化与智慧。
走向世俗 电子书
以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为中心,考察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和中国社会的佛教化过程。
双面人:转型乡村中的人生、欲望与社会心态 电子书
《双面人》写的乡村人生史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总体历史(并超出了村庄边界而涉及乡镇)。它从1949年一直到21世纪,跨度有六十多年,涉及各种人物,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宗族、宗教等全方位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得这种“村庄史”尤其难写。而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六十年。
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笔杆子的写作进阶课 电子书
汇总了作者从事公文写作十多年的公文写作技巧和例文,撰写角度新颖,语言生动有趣,讲解融入故事中,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