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博古通今,鉴往知来,读懂历代帝王的领导艺术。
内容简介
与《史记》并称史学巅峰之作的《资治通鉴》,是历代帝王与重臣百读不倦的案头宝典,记述了战国以来的数十个政权与王朝一千多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件。无数帝王将相、风流人物的荣辱成败在《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看来,足以汇集成一部包罗万象的治国“教科书”。
本书从《资治通鉴》的开端讲起,列举了十多位帝王的制胜之道或失败之举,从而分析古代社会的治理方略在于顺应规律、平衡权力、私欲、计划长远等,高尚与美德在每个时代都有确实的意义,重点在于如何运用。无论帝王还是臣子,唯有借鉴于历史,方能成事于当下。
这对今天社会中的人们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因为读历史不仅能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义,更能为人生道路提供古代智慧与经验的支持。
作者简介
作者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名师。师从经学史大家朱维铮,专研中国传统文化。从2007年起研究《资治通鉴》,曾承担教育部青年项目“唐宋政治思想转型视域下的《资治通鉴》”。著有《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帝王教科书》《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齐家与治国:姜鹏解读<资治通鉴>》等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成功的帝王:做长远计划
第一卷 战国时代:诸侯王的得与失
三家分晋的启示:遵守法则
“无头”的开篇
司法必先守法
规则的价值
智赵斗法:德者,才之帅也
选择继承人的争论
荀瑶的表现
智赵斗法
如何衡量“才”与“德”
魏文侯“首霸中原”:治下的基本原则
礼贤下士
诚必躬亲
听取异见
各司其职
无用之用:识别领导型人才的标准
以人才为宝
选相的标准
人才的层次
“有”与“无”的辩证
商鞅立信:待人以诚
人才与国运
魏惠王之弊
徙木立信
法本与人本
孟尝君听谏:明辨弦外之音
“听”的层次
孟尝君听谏
赵王听谗
齐威王明听
第二卷 楚汉相争:刘邦的优胜之处
刘邦的成功:虚己容人
“三大法宝”
任用陈平
用人的奥秘
雍齿受封:赏罚公平
刘邦和项羽的差别
刘邦的本性
信赏的标准
必罚:刘邦诛丁公
项羽的失败:自我反省
项羽的疑心
君主之“明”
霸王的失败
至死不悟
储位之争:权力交接稳定法则
太子的重要性
燕王哙的荒谬禅让
刘邦的立嗣风波
第三卷 汉初时期:守成之君的策略
文帝克己:不偏不倚,私不害公
守成之君的典范
魏文帝公报私仇
克己守法
守成之君的警戒:拒绝奢侈
守成之君的细分类型
露台之金
汉文帝节葬
秦朝的失败经验
七国之乱:消化矛盾,计划周密
七国之乱的起因
文、景两帝的不同应对
依靠武力平乱
文帝的时间策略
“雄猜”悲剧:不可试探人性
名将的生死恨
周亚夫之死
李绩的应对
“雄猜”失策
河政之争:合理分配资源
田蚡劝阻河政
汉武帝的过错
如何协调国计与民生
如何取舍
张弛之道:及时调整战略
内政的不足
汉武帝的反省
霍光的贡献
汉武帝的遗产
历史环境与历史目的
德必配位:读懂资治通鉴里的领导力是2024年由蓝狮子出版,作者姜鹏。
得书感谢您对《德必配位:读懂资治通鉴里的领导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