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探讨影响当今世界经济秩序变革的关键因素。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杰出成果,它以现代的视野对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进行重新阐述,这个争论涉及社会生活中两个相互对立的主角——国家和市场——发生的冲突具有什么性质和产生什么后果。
在本书中,罗伯特·吉尔平诠释了以美日经济日益结合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现状,也探讨了这种经常紧张的国际关系依赖稳定时代的可能后果。作者试图缩小政治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差距,并把理论问题与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秩序中出现的大量变革联系起来。
对于谋求广泛了解美国和西欧与日本,以及其他新兴经济强国之间相互影响,并希望把国际政治经济学概念应用到贸易、金融和货币问题等具体领域中去的读者,本书不可不读。
作者简介
作者罗伯特·吉尔平(1930-2018),当代西方著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权威。1952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95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硕士学位。1960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1960—1961年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61年起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国际关系学教授。1967—1968年和1976—1977年任洛克菲勒基金会研究员。1975—1976年任美国总统技术和经济顾问团成员。
主要著作有《美国科学家和核武器政策》《科学家和国家政策的制定》《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贸易、投资和技术政策》《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等大量著作。其中《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1987年)和《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2001年)是他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前言
导论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政治经济学的问题
市场的重要性
市场的经济后果
市场作用和政治反应
结论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的三种思想观点
自由主义的观点
民族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对三种思想的批判
对世界市场经济的三大挑战
在非福利国际资本主义世界上的福利资本主义
结论
第三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动力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结构变革的政治经济学
结构变革的机制
结构变革和经济冲突
结论
第四章 国际货币问题
硬币时代
政治货币时代
传统的金本位制(1870—1914年)
英国领导权结束和美国领导权确立之间的空位期(1914—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6年)
美元和美国霸权
无体系的弹性汇率
政策协调问题
里根政府和政策协调
政策协调的前景
结论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政治学
贸易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民族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与经济保护主义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体系
紧迫的贸易问题
新的贸易格局
自由主义理论和民族主义理论的靠拢
自由主义贸易体制的前景
结论
第六章 跨国公司和国际生产
跨国公司的性质
美国跨国公司时代
跨国公司与母国
跨国公司和东道国
新跨国公司主义
结论
第七章 依附问题和经济发展
自由主义对经济发展的观点
古典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发展的观点
不发达理论的观点
对欠发达国家战略的评估
不平衡发展过程
结论
第八章 国际金融的政治经济学
国际金融的三个时代
欧洲美元市场
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问题
日本对美国霸权的资助
日美联合经济及其前景
结论
第九章 全球政治经济的转变
国际政治经济的结构变化
转变问题
结论
第十章 国际经济新秩序
政治领导问题
调整问题
国际准则与国家自主
混合体系:重商主义竞争、经济地区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是202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罗伯特·吉尔平。
得书感谢您对《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