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日记

工厂日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工厂的非虚构写作,感受劳动者的疾苦,以及对工作与自由的反思。

内容简介

如何摆脱工作中的痛苦和烦闷?为了像被压迫者那样感受压迫并尽可能真实地追求她所认为的自由社会,1934年12月,西蒙娜·薇依抛下哲学教师的身份,进入工厂。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反叛的哲学教师轮流做切割工、包装工和铣床工,经历疾病、事故、解雇的折磨,遭受服从、羞辱和不公。这种残酷性给她留下了终生的烙印。

本书中,薇依记录下自己的观察、遭遇、工作时间和收入、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以及对这段经历的哲学和道德的思考。

本书是一份原始的文件,没有抒情,也没有感伤,展现出西蒙娜·薇依对当下现实的关注和她始终站在劳动者一边的立场。

作者简介

作者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20世纪极具独特性的法国哲学家。她在短暂一生中追问人类严肃的根本问题,以通透而个性化的文明史观探究政治哲学和宗教思想。

她在生活和写作中坚持站在一无所有者的立场。她留下一本又一本笔记,几乎没有什么完成稿,她的文字让人直接贴近一种思想在生成过程中的呼吸喘息乃至泌出的汗珠。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一、给阿尔贝蒂娜·泰弗农女士的三封信(1934—1935年)

二、给一位学生的信(1934年)

三、给鲍里斯·苏瓦林的信(1935年)

四、致X的信件片段(1933—1934年?)

五、工厂日记(1934—1935年)

六、片段

七、致一位工程师兼工厂经理的信(布尔日,1936年1—6月)

八、冶金女工的生活和罢工(1936年6月10日)

九、致工会会员的一封公开信(1936年6月后)

十、给奥古斯特·德留夫的信(1936—1937年)

十一、关于从北方冲突中吸取教训的建议(1936—1937年?)

十二、建立工业企业内部新制度的计划准则(1936—1937年?)

十三、合理化改革(1937年2月23日)

十四、工人的境况(1937年9月30日)

十五、工厂生活经历(马赛,1941—1942年)

十六、非奴役性工作的首要条件(马赛,1941—1942年)

工厂日记是202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法] 西蒙娜·薇依。

得书感谢您对《工厂日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记十招:特级教师高子阳教你轻松写日记 电子书
10个日记妙招,激发孩子的无限创意和灵感,让写好日记不再困难。
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 电子书
走出帝制结果怎样?新旧交错的个人与群体在新时代如何安身立命?透过近百部日记重建民国成立前后波光诡谲的历史倒影。
论自愿为奴 电子书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电子书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
兔子坡 电子书
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希望的美好故事。山坡上的大房子里有新居民要搬来了!这可是个大新闻,要知道,那栋房子里已经有三年没有人搬来住了。为此,兔子坡上的动物们按捺不住期盼和激动的心情,议论纷纷,多方猜测:新来的人类居民会是庄稼人吗?他们会与动物们和平相处吗?大家往后的生活会比现在更好,还是更加艰难?有好时光,也有坏时光,但生活总是充满希望,年少雀跃的心总是向着阳光。跟随乐观活泼的小兔子乔吉,勇敢地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