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的危机与生机

本土研究的危机与生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探讨本土研究的危机与生机。

内容简介

“理论上盲目追随西方”“实务上疏离本土需求”是本土社会科学研究经常被检讨的缺失。但“本土化”就可以带来学术发展的生机吗?“回归本土”又是否必须舍弃“国际接轨”?

本书深入隐藏在研究层面背后的历史因素,由中西文化思想典范的差异入手,着力解决这个本土学界必须面对的危机。

作者简介

作者汪琪,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终身荣誉讲座教授。取得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东西文化中心传播研究所担任研究员。1982年回到台湾,先后担任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系主任,中正大学电讯传播研究所教授、所长、社会科学院院长,交通大学传播研究所讲座教授。2002年赴香港担任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讲座教授、院长,2006年回到政治大学担任传播学院讲座教授。2010年退休。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序

导读

自序

第一章 “本土化”:错误的答案

“在地化”与一片迷雾中的“本土化”

本土研究的陷阱

在理论论辩中缺席:契机带来的危机

第二章 自己的敌人:“西方主义”

遭遇西方

“西方主义”与“东方主义”论述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西用”扩张

对于“中体”信心的崩溃:自我与他者冲突的高潮

21世纪的“西方主义”

全盘接收主流西方所发展的方法与理论

跟着西方贬抑自己

第三章 “治学”与“思辩”(dialectic):道不同,可相为谋?

文献性质:“学问”与“知识”

研究取径:“治学”与“求知”

春秋战国论述典范与西方的“不可共量”与“可共量”特质

第四章 找路

回归本土的两种取径与目的

关键与吊诡:普世性与“一”“多”的论争

第五章 在学术巴贝尔高塔的废墟中寻找生机

理解、诠释、翻译

对于诠释的挑战

“不可共量性”的种类

共同性、兼容性与可共量性(Commonality,Compatibility and Commensurability)

“共量性”与“不可共量性”的相依相随

由“普世”到“不可共量性”

“不可共量性”到“可共量性”

超越“欧洲中心主义”与“普世性”:可共量性与共通性

第六章 实战手册:找回主体性、面对异质文化

代结论

本土研究的危机与生机是201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汪琪。

得书感谢您对《本土研究的危机与生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工作教育:中国特色与本土化风格的实习探索 电子书
本书内容属于一手资料,不仅记录实习过程,还汇集作者的收获、感想和反思,并附有督导的指导性建议。
老年人危机与家庭秩序:家庭转型中的资源、政治与伦理 电子书
为了回应现代生活,农村老人面临怎样的新压力和危机?
悄然而深刻的乡土变革:本土性农村社会工作探索 电子书
本书呈现了这些实践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这值得学习和传承。
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模式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村社会工作机构资源拓展的本土化经验和策略。
华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在界定华语的概念与范围的基础上,对华语语法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以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实际语料为基础,对华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对于推进华语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都有参考价值。本书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海外华语词汇和语法描写的基本框架及方法,区分了海外华语词项特色词、义位特色词、搭配特色词、频率特色词的概念和内涵。随着汉语在世界的升温和海外华人的日益增长,业内的确需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