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以全新视角考察苏州评弹的论著,对其他曲艺传承机制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苏州评弹简称评弹,以说、噱、弹、唱为特色,是苏州评话、苏州弹词的总称。在评弹数百年的发展史中,评弹艺人始终“背包囊走官塘”,活跃于江南各市镇码头,成为江南人民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评弹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评弹数百年来生生不息,有赖于行之有效的世代传承。本书通过回顾评弹传承机制在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个阶段的变迁,从艺术本体演变与市场变迁两个维度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影响评弹传承的因素,并以评弹传承为切入口,考察了近代江南社会的历史变迁。
作者简介
作者刘晓海,1989年生,山东济南人,历史学博士,北美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会员,上海曲艺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江南社会文化史研究。主持完成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弹传承机制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弹历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分序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概念解析
第三节 学术回顾
第一章 光前裕后:光裕社对评弹传承的整合
第一节 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评弹传承
第二节 光裕社对传承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光裕社对传承体系的维护
第二章 异彩纷呈:民国时期评弹传承的新变化
第一节 市场变革对评弹传承的影响
第二节 性别隔离消解对评弹传承的影响
第三章 革故鼎新:1949年后评弹传承的变革
第一节 学校制评弹传承模式的确立
第二节 规训与反应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薪火相传: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传承机制研究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刘晓海。
得书感谢您对《薪火相传: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传承机制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