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解析近代以来中国俗文学在日本的研究发展及跨文化联系。

内容简介

书稿考察了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史学科的生成背景,东京、京都两大学派及两大学派之外对中国俗文学的研究,并将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放到国际视野中去探讨,勾勒出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西方、日本、中国及中、日、韩等东亚三国间的学术联系与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张真,浙江瑞安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换研究员,现任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温州市百名社科青年骨干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戏曲小说、日本汉学。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1项,浙江省、温州市研究课题多项。在海峡两岸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平生风义兼师友——王国维曲学研究与日本汉学关系考论》一文荣获第七届王国维戏曲研究论文奖一等奖。已出版著作有《陆游小品》,译著有《中国小说戏曲史》(狩野直喜原著)、《诸葛武侯》(内藤湖南原著)、《日本汉学史》(牧野谦次郎原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学科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汉学传统与中国俗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西学的传入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三节 汉学的复兴与近代学术制度的形成

第二章 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初创

第一节 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文学科

第二节 森槐南: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之鼻祖

第三节 森槐南的追步者

第三章 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东京学派

第一节 赤门文士:东京学派之先声

第二节 盐谷温:东京学派之主帅

第三节 节门弟子:东京学派之干将

第四章 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京都学派

第一节 京都大学与京都学派

第二节 狩野直喜:京都学派中国文学研究之先驱

第三节 京都学派的“三尊”

第五章 东西两鼎以外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第一节 久保天随及台北帝国大学东洋文学讲座

第二节 宫原民平:拓殖大学中国学开山之祖

第三节 奥野信太郎与庆应义塾大学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第六章 近代日本关于中国俗文学重要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日本小说中的中国故事研究:以《太平记》为例

第二节 南戏研究

第三节 《水浒传》研究

第四节 敦煌俗文学研究

第七章 国际视野下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日本汉学与国际汉学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第二节 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汉学界之互动

第三节 从“贾氏系图”看近代东亚三国的《红楼梦》研究之关系

结语

附录一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大事年表

附录二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著述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是202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真。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研究文选(1981-2020全2册)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40年学术研究成果特集。
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将人口结构变化纳入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通过文献梳理和数据统计,全面分析日本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问题及主要原因,探讨日本老年人相关制度的变化情况,同时,为我国制定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近代澳门翻译史稿 电子书
本书以大量中外文献史料为基础,对澳门近代的翻译活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内容包括翻译对葡人定居澳门的意义,澳门开埠至20世纪初的翻译状况及其特点,澳门官方翻译机制的建立,翻译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方式,翻译政策与文化冲突之间的关系,澳葡当局在不同时期选用翻译人员的标准和翻译策略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以土生葡人为主体的翻译活动及其贡献,等等。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的地方领导阶层与地域社会 电子书
一部重新反思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过程的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以实证个案研究为主,有助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