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

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行为博弈理论的奠基之作。

内容简介

行为博弈有三个方面在本书中得到了明确的强调:

一是有关道德责任与报复心理是如何影响人们讨价还价和彼此信任的数理化理论的;

二是有关人脑的有限性是如何对人的推理步骤“我认为他会认为……”产生约束的理论;

三是有关人们如何通过经验学习来优化策略选择的理论。

有这样一些策略互动可以通过行为博弈论来进行解释,包括讨价还价、在纸牌与体育比赛中的欺诈、罢工、习俗(或惯例)对联合行动的协调方式、价格竞争和专利竞争,以及在商业活动或日常生活中个人信誉的建立。

作者简介

作者科林·凯莫勒,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A·Rea和1e1a G·Ax1ine贸易经济学教授,也是美国具有代表性的行为经济学家之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出版说明

“经济学系列”策划人语

译者序

第1章 导论

1.1 博弈论的价值所在

1.2 三个例子

1.3 实验规则和行为博弈论

1.4 结论

附录

第2章 独裁者、最后通牒与信任博弈

2.1 最后通牒与独裁者模型:基本的结果

2.2 实验方法论因素

2.3 人口统计因素

2.4 文化因素

2.5 描述性因素:说明与语境

2.6 结构因素

2.7 信任博弈

2.8 理论

2.9 结论

第3章 混合策略均衡

3.1 早期的研究

3.2 当代的研究

3.3 主观随机化以及混合策略

3.4 明确的随机化

3.5 存在混合策略均衡的专利竞争和选址博弈

3.6 两个实际研究

3.7 结论

第4章 讨价还价

4.1 非结构化讨价还价

4.2 结构化的讨价还价

4.3 在不完全信息下的讨价还价

4.4 结论

第5章 占优可解博弈

5.1 简单占优可解博弈

5.2 选美比赛博弈

5.3 重复推理会减少支付的博弈

5.4 重复多多益善的情形:“脏脸”博弈

5.5 零和赌局中的“格劳乔·马克斯”定理

5.6 决策规则的结构化模型与推理等级

5.7 理论

5.8 结论

附录 在邮件博弈中的原始选择与附加数据

第6章 学习

6.1 学习理论

6.2 强化学习理论

6.3 信念学习

6.4 模仿学习

6.5 比较研究

6.6 经验加权吸引力(EWA)学习理论

6.7 对规则的学习

6.8 对估计值特性的计量研究

6.9 结论

第7章 协调

7.1 匹配博弈

7.2 不对称参与者:性别战

7.3 市场进入博弈

7.4 不对称支付的顺序统计量博弈

7.5 对选择原则的选择

7.6 应用:路径依赖、市场采纳和企业文化

7.7 结论

附录 语言心理学

第8章 信号传递和声誉

8.1 简单信号传递博弈和适应性动态过程

8.2 特殊的信号传递博弈

8.3 声誉的形成

8.4 结论

第9章 结论:成果与展望

9.1 对结论的汇总

9.2 十大前沿的开放性问题

附录 实验设计细节

参考文献

索引

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是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科林·凯莫勒。

得书感谢您对《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