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之光

安慰之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写给面临丧亲困境的人,帮助他们走出巨大的痛苦。

内容简介

面对亲人、爱人、好友的离世,谁能不悲伤?有些人甚至终生也不能从这种巨大的痛普中摆脱出来。本书就是为抚慰和疗愈面临丧亲困境的人们的。

两位作者透过丧亲之痛的亲身经验和无数次采访,呈现出人们走出哀伤的非凡探索,提供了穿越伤痛重建生命的全面的经验和建议,全书充满了温柔的理解、善意的接纳、带有生命力量的智慧和信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I wasn't ready to say goodbye

致 谢

推荐序1 别怕, 我在这里陪你

推荐序2 在找不回来的日子里增加生命的重量

推荐序3 走过哀伤的心灵旅程

引 言

PartⅠ第一部分 一个陌生的世界:悲伤的旅途

1 One 起点:作者自己的故事

帕姆的故事

布鲁克的故事

再一次面对突然去世

2 Two 最初几周的注意事项

善待自己,就像你患了重病一样

难以集中注意力

找个人在身边陪你

接受朋友的帮助

照料孩子

找人帮忙接电话、回复电子邮件

请人协助处理逝者身后事

不用担心联系别人

让你的身体做决定

宗教传统

遗嘱和后事

文化差异

回去工作

悲痛时间

指南:怎样帮助悲痛的人

3 Three 了解悲痛对情绪和身体的影响

筋疲力尽

难以集中注意力的日子

否认现实

悲痛和抑郁症的区别在哪里?

愤怒——一种正常的反应

警惕信号

悲痛并没有时间规定

帕姆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身体症状

突然袭来的情绪

悲伤与梦

如果你没有做梦

如果你做梦了

梦的日记

令人苦恼的梦

沟通的梦

在悲伤的旅途中需要牢记的重点

感觉到逝者的存在

如果感觉不到逝者的存在

与你所爱的人沟通(如果你还没有这样做)

世界变得朦胧模糊

离群索居的日子

带来痛苦的想法

冲动的生活

回忆过去和强迫性的想法

“如果当时”的心理问题

恐惧

4 Four 悲痛中的迷信和误区

误区1

误区2

误区3

误区4

误区5

误区6

误区7

误区8

误区9

误区10

误区11

误区12

误区13

误区14

误区15

误区16

误区17

误区18

误区19

误区20

误区21

误区22

误区23

误区24

误区25

误区26

误区27

误区28

PartⅡ 第二部分 混乱颠倒的世界:收集我们的碎片

5 Five 混乱颠倒的世界

基本的认识都变成了碎片

失去目标

重新定义自我

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寻找开始、中间和结束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我们是否能够走出悲痛?

6 Six 与其他人相处

击中痛处

你变成了一个不同的人

欢笑是可以的

十日综合征

不断重复那个故事

尴尬的问题

7 Seven 艰难的日子:节假日、纪念日等等

生日

忌日

婚礼

节假日

节日传统

去哪里度过节假日?

新年快乐?

下一年

8 Eight 独自悲痛,一起悲痛:了解男人和女人分别是怎样悲痛的

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应对悲痛

沟通

不同的损失,不同的世界:当夫妻中的一人经历悲剧时

男性风格的悲痛

提供给悲痛的夫妻的指南

一起阅读这部分内容

找到更多的支持

在外面讨论问题

给对方写个便笺

传达你的需求

给他一些时间

询问具体问题

9 Nine 帮助孩子应对悲痛

婴儿(出生到18个月)

幼儿(18个月到3岁)

儿童

年龄3岁到6岁

年龄6岁到9岁

年龄9岁及以上

青春期少年

十几岁的青少年和刚成年的年轻人

独自悲痛

不健康的愤怒

性行为

内疚感

你的孩子是否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感情爆发的身体表现

自杀的想法

感同身受的悲痛

帮助孩子的一般原则

PartⅢ 第三部分 分享我们的故事

10 Ten 失去朋友

拿起电话

朋友

你可以做什么

让你的朋友在你心中永存

捐款

帮助他的父母

失去朋友的支持团体

11 Eleven 失去父母

爸爸

世代变化

你可以做什么

写信

照片

倾听

寻找一位导师

寻找更多回忆

学到的经验

12 Twelve 失去孩子

极端情绪

身心失调

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内疚

愤怒

压力

失去成年子女

那天之后的三个星期

夫妻之间的关系

妥协

保持联系

单亲父母

父母的其他孩子

失去孩子后你可以做什么

举办长期的纪念仪式

国际星辰注册

捐赠

纪念册

网上纪念册

13 Thirteen 失去伴侣

失去自我身份

朋友圈子

挥之不去的记忆和画面

玛丽莲的故事

琼的故事

学会独自一人做事

殡葬安排

带着孩子的丧偶者

情感需要

在整个悲痛的过程中与孩子沟通

作为未成年子女家长的其他责任

我还可能再次恋爱吗?

寻找意义

你可以做什么

捐赠

融为一体

写信

登一个讣告

14 Fourteen 失去兄弟姐妹

在悲痛的过程中被忽略

同时失去两方面

理想化

针对失去兄弟姐妹的孩子的指南

作为兄弟姐妹的身份

排行

他还是我哥哥吗?

兄弟姐妹之间的冷热关系

为成年的兄弟姐妹感到悲痛

特丽的故事

十月——布鲁克·诺尔 摘自《漂泊者的影子》

你可以做什么

原谅

与你的兄弟姐妹“沟通”

回忆的笔记本

暂时离开一会儿

15 Fifteen 殉职的英雄

支持圈子有限

强烈的拒绝

政治上的挑战

遗属灾难援助方案

公众视线之外的军人殉职

我原本应该说……

骄傲地站着

你可以做什么

与其他因士兵去世而悲痛的人联系

举办纪念仪式

伸出援助之手

16 Sixteen 自 杀

对自杀的常见反应

震惊、内疚、悲痛、愤怒、抑郁、拒绝

为什么?

宗教与自杀

耻辱

心碎的悼文

你可以做什么

17 Seventeen 导致很多人去世的悲剧

创伤

执着于报复和惩罚

和孩子们交谈

恐怖主义的心理健康方面

典型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

通往痊愈的道路

18 Eighteen 其他独特的挑战

结束的挑战:如果找不到我们所爱的人的遗体

我亲眼看着所爱的人去世

我无意中导致了别人的死亡

非传统关系

累积悲痛

当我们最黑暗的时刻变成了首页新闻

应对媒体的建议

Part Ⅳ 第四部分 悲痛的道路

19 Nineteen 面前的道路:了解悲伤的旅途

按年度区分悲痛的特点

第一年……一切都是初次经历

美国退休者协会关于纪念的建议

第二年……整顿

第三年……恢复平衡

悲痛步骤

十个步骤

●第一步:震惊和恢复

●第二步:感觉如同云霄飞车一般

●第三步:理解我们的故事

●第四步:承认和主动悲痛

●第五步:原谅

●第六步:信仰

●第七步:寻找意义

●第八步:重新定义自己

●第九步:怀抱失去亲友的事实继续生活

●第十步:接受生活

20 Twenty 信 仰

道路的分岔口

远离……

接近……

对上帝感到愤怒

信仰团体和悲痛

我能否期待,宗教会为我带来我现在需要的答案和支持?

我能相信什么?

奇异恩典

重新与上帝相联系

你可以做什么

信仰的祷告

21 Twenty-one 自助和治疗

什么是悲痛治疗和悲痛咨询?

悲痛咨询

悲痛治疗

玛姬的故事

真的有可能把悲伤和痛苦转变成创造性力量?

写日记和书信

自我帮助的书籍

关于自我帮助、治疗和痊愈的常见问题

22 Twenty-two 悲痛的恢复过程和带来指引的练习

愤怒的练习

感谢的练习

从亲友去世中学到的东西

我所爱的人给我留下了什么

尖叫的练习

确定重要的是什么

应对内疚感

诗歌

感恩日记

平静的练习

想象的练习

纪念册

纪念网页

仪式

23 Twenty-three 旅途仍在继续……作者的悲痛笔记

布鲁克·诺尔(1999年10月4日)

布鲁克·诺尔(2007年7月29日)

帕梅拉·D.布莱尔(1999年)

帕梅拉·D.布莱尔(2007年7月29日)

安慰之光是2013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布鲁克·诺尔。

得书感谢您对《安慰之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应对愤怒:如何成为一个掌控情绪的高手 电子书
32种技巧全面解决愤怒问题,治愈60万人的愤怒管理技巧,2000多家企业指定的愤怒管理方法。
内向者优势 电子书
本书分析了内向者的优势和潜藏的影响力,阐述了内向者在社交、职场、商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让内向者深入地了解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建立强大的自信。
如何不喜欢一个人 电子书
让无数女人流泪及改变的心理自助书,重新建立自我判断与底线,找回面对未来的勇气。
跨文化心理学.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 ·所有的行为领域,包括个体发展、社会行为、人格、认知、心理语言学、情感研究和知觉。 ·跨文化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路径,包括文化心理学、文化比较心理学及本土心理学。 ·主要的应用领域:涵化、文化互动关系、组织行为、健康行为以及跨文化交流与培训。 ·涉及的相关领域:文化人类学和进化生物学。
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 电子书
国内心理学与教育领域10多位专家学者联袂推荐,包括发展心理学家、全国儿童发展追踪项目人陈会昌,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亲子作家李峥嵘等10多位业内人士。 并非单纯的教育类图书,而是从近年大家普遍认可的原生家庭、亲子、依恋的角度,来帮助新手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毕业于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在做亲子关系咨询的几年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父母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如何影响孩子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影响我们和下一代的关系? 情绪管理会给孩子和整个家庭的“气压”带来哪些影响? 父母看待和评价自己的方式,会如何影响孩子的职业发展? 关系决定关系,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养技巧,《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帮大家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孩子。